這裡,她往返過多次,也算是熟悉了。培訓通知書上清晰寫明了乘車路線,她也知道到哪裡去坐公交車,心裡頭從容得很。
一走到出口,就看見了有人在路邊光禿的樹枝上掛了寫著「化工大學機械短期培訓班接待處」的條幅。再看條幅下站著的,往這邊張望的人,還是熟人,機械二廠的一名鉗工,也是那名八級鉗工高師傅的高徒。
那人一見顏丹霞,就高興地揮手。
顏丹霞也很高興,快步走過來,問:「小張師傅,你怎麼在這裡?」
小張師傅撓了下腦袋,說:「我正好有假期能調休,我就休假,過來義務幫忙,我也是咱這短期培訓班裡的一員。我猜著這個培訓班就得有你,沒想到你還真來了。」
「你師傅還好嗎?」她從那位八級鉗工高師傅身上學到了很多,這次來,她特別想再和人家交流交流。
「很好」,小張師傅說,「他老人家昨天還和我提起你了呢。對了,這次沒準我師傅也能來給咱講兩堂課呢。」
那可太好了!顏丹霞非常期待。
第46章
機械二廠為了支持化工部裝備處和化工大學的這次聯合辦學, 派出了一輛卡車,作為接待學生們的交通工具。
本著趕早不趕晚的原則,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今天來到燕市。
這會兒大卡車上已經或坐或站了, 有二十多個人, 一看見小張師傅又帶人過來, 紛紛熱情地地跟顏丹霞打招呼。
打眼一掃,這些人里有四、五位女同志。
有個30來歲的女同志朝著顏丹霞伸出手來,顏丹霞便一手拉住她的手借力, 另外一隻手把著卡車邊欄,腳踩在輪胎上輕鬆躍了上來。
大家互相做著自我介紹, 一會兒就都熟絡起來。
卡車在原地等了一個來小時,又接到了一位同學,小張師傅確認今天不會再有新同學過來了,便吩咐卡車司機開車, 奔著化工大學而去。
到了化工大學後, 有專人接待,引導一行人先去一食堂吃了飯, 而後又安排他們到宿舍樓住下。
算上顏丹霞,一共是五名女同志, 正好安排在一個宿舍里。
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大家都有些激動,尤其是很多人還是第一次來到燕市,雖然一路風塵的有些累,但精神卻很亢奮。
梳洗過後便坐在床鋪上聊天,大家不管工種如何, 是鉗工還是車工, 都是做裝配、維修工作的, 可聊的話題也多。一會兒聊聊這個,一會兒聊聊那個都很談得來。
顏丹霞聽得多,說得少,聽著大家用天南地北的方言口音聊天也很有意思。
忽然,那位年紀最大,被推選為宿舍長的黃大姐開口:「其實我早就知道顏丹霞的大名了。你們海州廠可是幹了件大好事,現在廢水利用裝置安裝在我們的機器上,是我親自安的呢,還有那個新的彎道連接管,比原裝的不知道好用多少,省了維修工人們多少事,我當時就想啊,我一定得認識認識這位顏丹霞同志,後來報紙上登了你的照片,才知道原來是一位這麼年輕的姑娘,沒想到竟然在燕市讓我給遇到了。」
有人恍然大悟,「我說顏丹霞這個名字,聽著這麼耳熟呢,原來就是你呀。」
顏丹霞驚訝,沒想到自己竟然這麼有名了,心裡頭有點高興,又有些驕傲,她謙虛地說,「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技改小組共同努力的結果,再加上是我們有個好領導,他叫秦今朝,廢水利用裝置是他發明的,能夠推廣到全化肥行業,也是他的功勞……」
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問起了海州廠技改辦公室的情況,他們製作廢水利用裝置還有彎道連接管的歷程,還好奇地問起了秦今朝。
顏丹霞挑著能說的一一幫他們解答,一說就說到了二半夜,大家才有了困意。顏丹霞喝著水,潤著嗓子,頭一次說這麼多的話,聲音都有些啞了。
第二天,陸續又有同學來報導,不過再沒有女同志過來,他們這五個人倒是結成了一個小團隊,一塊參觀,一塊去吃飯、買東西。
走在化工大學寬敞的校園裡,看著正為期末考試忙碌著的學子們,顏丹霞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雖然這次培訓,不會取得大學文憑,也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但能再這樣美好的校園裡,聽著全國最頂尖專家們的課程,被國內最好的學者、工匠們教導著,她已經覺得沒有遺憾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3_b/bjZi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