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爺給長公主去了信,後面的時間先管人的飲用水,這地種不了的,先保住人命再說。
禍不單行這句老話還真沒錯,怕什麼來什麼,揚城出現瘟疫了。
這兩個地方一開始就不配合抗旱,到了後面修築河道,兩城的人也都不參與,就靠著囤糧硬撐了這一年多。但是這些不在乎人命的官員,會真的努力讓所有人不餓死嗎?餓死的人沒被發現,甚至屍體腐爛在家裡,這老鼠啃了腐屍,人又吃了老鼠,可不就有了瘟疫。
小王爺火速給蕭二爺去信,瘟疫傳播很快,要儘量用燒開的水,如果有了這種遭遇瘟疫不幸離世的人,屍體必須燒了。最好就是不接觸,要接觸也要帶口罩、首套,小王爺很委婉的寫下的封城的建議。比起全國蔓延的瘟疫,只有一個地方的人被犧牲,這是不是很划算?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他沒有資格去剝奪別人的生命的,但是他有必須要守護的人。
小王爺不知道的是,幾乎和他同一時間做下相同決定的還有遠在帝京的長公主。這一天早晚都會來,長公主數年前就讓嵐城修起了城牆,為的就是這時。出現疫情的是揚城鄰近嵐城的一個村落,按揚城城主的性格,他一定會把這村子給圍死,最多留出一個通向嵐城的口子。
蕭二爺給揚城城主傳了信,這屍體要燒、這石灰要撒,不然就讓他等著一起死吧。後來,這場瘟疫確實沒有傳開,代價是一個村的人的性命。
若干年後,長公主和藥門傳人的雲夢郡主曾就這場瘟疫展開過激勵的辯論,沒人能說那個時間點的選擇是對還是錯,但是這份代價終究是百餘條人命。
第23章
到了三月,有些地方真的應了那句話「田裂爛龜甲,川枯破龍膽」,朝廷所有的糧食基本耗盡了,包括徵集的那些糧食。長公主在等小王爺的後手,也就是西米地亞的糧食;小王爺在等什麼,再等他師傅的回信。
小王爺手裡的糧、臘肉確實還有不少,他發愁的是怎麼用。如果這旱災就剩兩三個月,那全發了又何妨;如果這旱災還會持續一年半載,他是不是要選擇性的放棄一些地方?明明是全國最富裕的小王爺,卻比任何一個人都恐懼這旱災的持續。
在生死存亡面前,沒有人會安靜的等死的,到了那一刻,端木國必然會發生大亂。他看著院子蕭條的樣子,長嘆一口氣,問「筆墨,還沒有收到師傅的回信嗎?」
「主子,我剛去看過,還沒有。您別太憂心了,阿大傳信說他和波米已經到了西米地亞了。」能不能如期買的糧食,又能買到多少糧食,其實誰都不知道,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就不會放棄的。
小王爺搖搖頭,「我們都賭不起不確定性。」還有些話他沒法說,如果他都慌了,那這些指著他的人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