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今年雅城和嵐城的糧產心就痛,總不能只有他們不好過吧。且讓他好好謀劃一下,一直被動防禦,可不是他的風格,總要讓端木帝知道,他這把老骨頭還能折騰呢。
輪到蕭澤康和宋思淼,這摺子就有意思了,他們還真的查出了不少的問題,甚至連去歲剛被選用的吏也有有問題的,瀆職之最可不限於官員。
被查出問題的人,多是副官,被查出的問題也是有大有小,端木帝態度很模糊,這是準備辦還是不辦這些官員呢?
一直在旁邊看戲的榮親王開了口,「父皇,何不給這些有過失的官員一個機會。」
很多人聽了都納悶兒,榮親王什麼時候改走「親官」路線了?這條路他是走不通的。
「怎麼給?」
「蕭大人與宋大人所查必是事實,那麼首先要糾錯,其次要改進。不如由您下旨,要求他們糾偏改錯、另外定下新的任務,若是來年完成了,那就是將功補過,若是完不成,那只能說他們能不配位。」
能不配位,不就該讓賢嗎?這話沒說,但是總有聰明人能聽明白。
端木帝看著下面的朝臣似乎都沒有什麼異議,他們以為日後犯錯也會這樣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嗎?無妨,死緩也是死,他已經等了幾十年了,不在乎多等幾年。
「就依榮親王所言,由榮親王、蕭澤康和宋思淼擬定這糾偏改錯的章程。」
下朝以後,端木帝召見了澹臺族長,也就是現在的皇家書院院長。「孤想知道,皇家書院這些人可是真才實學?」
「陛下,有些學子本就是飽讀詩書之人,有些更是被家族全力培養的接班人,這些人無論才學、能力、魄力都是不缺的。」
端木帝讓王公公將印製的農學書交給他,「這是農學的書,也是明年特科要考的內容。皇家書院這些人起點必然不是吏,但是孤希望他們不是不知實務的人。」
澹臺族長略一猶豫,還是說出了他的請求,「陛下,未曾當官,就不會知道怎麼當官。微臣有個不情之請,可否讓您心儀的人去合適的地方歷練一番。」
若干年以前,澹臺族長是不會有如此想法的,但是他認識了小王爺。雖說小王爺在治經一道並無建樹,但是他的觀點值得他們學習。務實,這是最基本的一點。
「孤自有打算,不必心急。」端木帝在等一個時機,一個讓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的時機。
日子就這樣不急不慢的過著,李丞相他們也安分了許久,但是黑暗處的毒蛇從未放棄過攻擊。大司馬劉世賢開始發難了,「陛下,近來各城都來奏摺要銅,如今這民間缺銅一事已經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