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窗戶探出半張臉往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一陣沙塵被狂風捲地拔起,數面旌旗在其中若隱若現。
姜從珚繼續看。
馬蹄聲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響亮,猶如響在耳畔,震得人心跳怦然。
她終於看清,這是一隊超過百人的騎兵,集在一處,似原野上一隻奔騰的巨獸。
只是那旌旗的圖案卻很陌生,不是她知道的任何一家軍隊的旌旗。
她剛思索這是哪支軍隊,騎在最前面的兩騎飛快奔來,高舉著令旗大喊:
「漠北王到——」
「漠北王到——」
漠北王拓跋驍!
《梁書》載:(永安)十五年,春二月,漠北王驍,特使長安,平帝以佑安公主妻之,結兩邦之好。
第3章 聯姻 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猶如一顆明……
原來,拓跋驍就是在今日進的長安。
拓跋驍,現任漠北鮮卑王庭之主。
史書記載,漠北王拓跋驍,漢胡雜血出身寒微,十六歲橫空出世,不過三年一統草原,然後親自出使長安迎娶梁國公主,與梁國結為盟友,傳為一段佳話,可惜天妒英才,僅二十三歲英年早亡。
就姜從珚所知,拓跋驍是前任鮮卑王拓跋塔第七子,生母不祥,只知是一漢女,大概是被擄到草原去的。
因為漢胡雜血出身寒微,拓跋驍幼時不得拓跋塔喜歡,幾乎是個透明人,還因為身上一半的漢人血脈飽受他人欺凌,日子十分艱難。
然而他卻在十六歲那年以強悍姿態登場,在混亂的王庭奪位中成為最終的勝利者,登上鮮卑王寶座。
緊接著他收攏強兵,四處征戰,以鐵血手腕震懾周邊來犯強敵,短短三年便前後擊敗鮮卑各部和周圍大大小小的部落一統草原,成為一方霸主。
拓跋驍這個名字,也隨之威震寰宇。
以至於一些部落聽說他來打,立時就嚇破了膽,整支軍隊惶恐得猶如待宰的羔羊,紛紛丟盔棄甲臣服於他的戰馬前。
這時,他二十歲。
然後,他親自來到梁國求娶公主,為兩國締結盟約。
後世一些史學家猜,大概母親是漢人的緣故,他對漢文化十分嚮往,才會來梁國求娶公主。若他不早亡,維持著兩國盟約,梁國或許不會那麼快亡國,說不定能等到下一個明主,重振漢室山河。可惜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
一個時代出眾的明星很多,但無疑,拓跋驍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
因為他強大、驚艷又短命,充滿了英雄悲劇色彩,無數文藝影視作品都以他為原型進行創作,使得這段原本在歷史上並不出彩的朝代廣為人知。
可惜因為社會動盪混亂,不少史料早已遺失在歷史的塵煙中,後世之人對拓跋驍的模樣也只能通過史書里的隻言片語去想像。
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猶如一顆明亮的流星,光芒四射地划過漆黑天際,然後便墜入了無際的夜空中。
姜從珚讀到這一頁史書時也曾設想過,如果拓跋驍沒有早亡,後面的歷史會不會走向另一個拐點。
但是現在的她知道了,不會的。
歷史的走向從來不是某一個人所決定的,梁國的滅亡早已在十多年前便埋下了種子。
國家是一艘龐大無比的船,當巨船出現沉沒的跡象時,船艙底層早已灌滿了海水,並不是t單純的打幾個補丁就能挽救的事。
況且,相比起後世對於拓跋驍的惋惜,現在梁國上下對他並沒有太大的好感,反而報以警惕和忌憚更多。
究其來說,拓跋驍現在的身份是胡人之王。
只因漠北與梁國幾乎不接壤,中間還有別的胡人部落,雙方暫時沒有衝突,為利益而結盟罷了。
一旦風雲變幻,姜從珚相信,無論哪邊都會毫不猶豫撕毀盟約。
拓跋驍一方雄主,關於他的傳聞也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大概是他的戰績和模樣。
自戰以來,無有不勝!
因他極擅領兵作戰,常常又一馬當先衝鋒在前,武藝高強,一桿燕翎銀槍在手,有萬夫不敵之勇,每次戕戰必能將敵首斬於馬下,威名遠播,於是梁人都傳他身高九尺,豹頭銅眼,燕頷虎鬚,如猛虎馳騁。
雖沒見過,心中卻早生出懼意。
有些地方甚至能止小兒啼哭。
此時聽到傳令騎兵來報,說漠北王來了,眾人紛紛變了臉色,猶如潮水般各自朝城門兩邊褪去,留下一條寬敞的入城道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