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1 / 2)

好容易擠到另一邊,交了押金租用了個雙眼的紅泥舊爐子,船工用草繩穿了結方便沈渺拎著走,她走出鍋爐房時,回頭又瞅了眼,那書生花錢裝了壺熱水也離開了。

回了自己的屋子,沈渺長鬆一口氣,挽起袖子開始做飯。

船艙里只有一面小窗,沈渺見那黑炭燃起煙氣甚重,在屋裡做飯別一氧化碳中毒了,便又哼哧哼哧將爐子搬到了門口。她住的這層都是單間,就在甲板下頭一層,是漕船上最好的屋子,一排過去約莫有七八間,各間屋子門口都被占得滿滿當當&mdash&mdash有的像她一般用爐子生火做飯,有的則帶了僕從,門邊鋪了草蓆薄被,奴僕便睡在門口。

她出來時惹了許多人側目&mdash&mdash她孤身一人,又是年輕婀娜的女子,雖作婦人打扮,又穿得樸素,但也是獨一份的了。

她沒多理會,先回屋子裡,從行李中翻出一把菜刀再出來。

見她拎了把刀,還熟稔地在指尖轉了個花,於是那些窺視的眼睛都默默縮了回去。

這刀也是前幾日去請訟師的路上買的。身為廚子,不能沒有一把好刀,沈渺對刀其實不算挑剔,但對基本的刀形、材質、手柄,還有磨刀的手法都有講究。她爸以前說了,好的菜刀能跟廚子一輩子,但宋朝時的冶鐵工藝終究比不上後世,她在菜市逛了好幾個刀剪鋪子才選中了這把刀。

宋時的菜刀刀形已和後世的老菜刀很相似,沈渺是中式菜刀愛好者,若要帶把刀去逃命,她一定會帶中式菜刀,&ldquo前劈後砍中間切&rdquo,既能防身又能切肉剁骨,還能拍蒜,即便用厚背菜刀,沈渺也能快速將兩厘米的豆腐片成20來片,就是做文思豆腐也不在話下,更別提片生魚片,所以好的廚子根本不用背一堆刀具出門。

原主那惡婆婆為何願意放過她?訟師迫使榮大娘交割了嫁妝,他走後,榮大娘卻含恨不已,就要對她發作報復,她便掏出這刀在院子裡磨刀剁肉,又沖榮大娘獰笑著將肉剁得砰砰作響,人皆是欺軟怕硬的,榮大娘只以為她瘋了,嚇得縮回了腳,一日不敢出房門。

其實沈渺只是喜歡自己磨刀,她總覺著器物有靈,仔仔細細地按照自己的習慣開刃、磨刃,這把刀才算是完全臣服於自個的了。

當然,有錢才能矯情,就沈渺現在的經濟條件,為了買這把後世看來勉強及格的菜刀都要咬咬牙。她手上這把刀賣價高達八十文,已是刀剪鋪子裡能尋到最好的夾鋼刀。

她雖滿腦子胡思亂想,但手上功夫可沒停,蹲在門口,鋪了塊薄菜板,手起刀落,沒一會兒就把手裡白生生的茄子利索地切成段,倒進陶瓮里用小泥爐蒸熟,另個灶眼則同步蒸飯,很快就能聞見米香和茄肉香了。

在宋朝時,茄子還不叫做茄子,被稱為&ldquo落蘇&rdquo,且大多不是長條狀,而如雞蛋般渾圓,呈白黃之色,若非有原身的記憶,沈渺到逛菜市時,也萬萬想不到這是她記憶中的茄子。不過她多逛幾圈後就發現,這菜市里也有人擔賣紫茄子,只是數量少得多,賣價也貴&mdash&mdash大宋一至三品官著紫衣,因此以朱紫為貴,便是茄子也不能倖免。

不過對於沈渺而言,都是要祭五臟廟的東西,要什麼顏值?不比菜刀這種&ldquo貴重固定資產&rdquo,沈渺毫不猶豫買了便宜的白茄子。

趁著蒸茄子的功夫,她還切了點胡蔥、胡蒜,又用油鹽醬油等調了醬,宋朝沒有辣椒,但宋朝人卻很愛吃辣,這時候的辣應當只能被為&ldquo辛&rdquo味。沈渺根據原主的記憶,出門前絞盡腦汁用姜、蒜、韭菜切碎,搗成泥,加上花椒、鹽和清水,醃出了一瓮宋朝經典口味的姜辣醃菜,如今小小舀出一勺來,拌在醬里,替代辣椒提鮮。

她動作麻利,沒一會兒已將蒸熟的茄子盛出晾涼備用,又從油瓮里倒出一勺油,在陶瓮里燒熱,用蔥花爆香後,&ldquo滋啦&rdquo一聲,就放入肉末煸炒。

肉與蔥油的香氣四溢,沈渺又捨得用油,她一邊炒肉,一邊加入剛剛調好的醬,再加入整好的茄子段、蒜末繼續炒香,最後撒上蔥花就能出鍋了。

茄子炒好,另一個陶瓮里的米也煮好了&mdash&mdash她吃得並非後世的稻米,而是便宜的小米與粟米,這些米在蒸之前輕輕用碗底碾碎,再下鍋蒸就熟得快。

她將香噴噴的肉沫茄子連湯汁一塊兒澆到剛蒸好還冒著熱氣的飯上,再用木勺攪拌,賣相雖被破壞了,但卻更香了!米中混合了肉香、茄香,每一粒米上都沾滿了濃郁的湯汁,她嘗了一口,嗯,不錯,雖然條件有限,但她手藝竟沒退步呢。

最新小说: 戀綜,但在修真界 逃亡綜藝,我擁有武俠系統 我那被迫上進的大院生活 無限讀檔的我總被太子殿下讀心 阿姐 攝政王家的嬌嬌又出逃了[重生] 探花郎家的屠戶小娘子 我在男頻文當迷人菟絲花 小通房她又嬌又甜 末世,我靠百億物資收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