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就是遇到了,還一遇就遇到倆。
倆人都叫周勤,還是同縣同齡人,又同為進京趕考的舉子,所以途中相遇時驚喜不已,沒相處幾天就對天盟誓義結金蘭好的跟一個人似的。
也幸好有另一個周勤提醒,不然他們的周勤兄真的能沉溺在山水之間忘了春闈。
秋闈之前他們寄過去的信都沒有收到回復,不是周勤不搭理他們,而是他家裡的人看他實在不肯把心思放在學業上直接將信扣下了,一直到離開家時他都不知道家裡收到過好友寄過去的信。
以他家裡對他的不放心程度,進京趕考肯定也是要派人跟著他的,但是他們周勤兄膽大包天路上找機會留了封信把書童小廝全部甩掉了,不然他也不會在路上耽誤那麽長時間。
怎麽說呢,要是讓那些秋闈沒過的考生知道他這麽浪費人生,大半夜翻牆去他家揍的心思都有。
好在這家夥還沒放縱到不可救藥的地步,為了以後能更好的遊山玩水,也為了給家裡一個交代,他決定春闈考完再好好浪,考前這段時間靜下心來看書學習。
考前這段時間,兄弟你知道現在離考試還有幾天嗎?
考前抱佛腳也沒見過他這麽抱的,同行的另一個周勤看他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好不好?
實在不想考的話就和家裡好好說,看他家的情況家裡人也不是特別不通情達理,推心置腹的說一說沒準兒就不逼著他考科舉了。
朝廷開科舉是為了取士,他要是沒本事考不上也就算了,偏偏他的才學是一等一的好,只要下場就沒有考不上的,考上了不當官簡直是在浪費名額。
咳咳,對不住,今年秋闈看多了縣裡落榜學子痛哭流涕的場面有感而發,不是對周勤兄的選擇有意見。
以他家裡對他科考的重視,那個「也不是特別不通情達理」可能不太準確,但凡家裡有點通情達理也不會把同窗的信件都扣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外人不好評判。
周青松信里絮絮叨叨說了一堆,嘴上說周勤不該在路上耽誤那麽長時間,將人帶回家後還是忙前忙後安置,忙活完了還不忘立刻給京城的共同好友寫信匯報情況。
報——周勤進京啦——
沒辦法,他能讓兩個周勤在考前不用餐風露宿打工賺吃喝,但是中牟到京城還有半天的路程,考前一兩天進京顯然來不及,現在進京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住處,還是得麻煩京城的同窗們看看哪兒還有空閒的客店到時候直接讓他們過去。
他家只有他和他哥多倆人不顯,其他同窗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大過年的都要團團圓圓外人不好上門打擾,就算他們不介意周勤也介意。
還是怪周勤,他路上不耽誤那麽長時間不就好了?
指指點點.jpg
數落人這種事情不能當著外人的面,周青松只認識一個周勤,現在家裡有兩個周勤,得把另一個周勤安排妥當再數落他熟悉的那個周勤。
他熟悉的那個周勤:站直挨數落。
不太熟悉的那個周勤有些拘謹,規規矩矩的和主人家見過禮,然後就跟著家中僕從去打掃好的院落里安置。
他原想和同名好友住在一處,奈何周家占地太廣,住二十個人都能輕輕鬆鬆,他們只有兩個人,一人住一個院完全住得下。
沒想到他這兄弟還有這等富裕的朋友,既然如此又怎會淪落到沒有盤纏趕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