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朝堂亂成那樣,鹽州依舊有重兵把守。
要不是因為鹽州兵多,他們這兒也不會三五不時就有小隊騎兵來騷擾。
也就欺負定邊軍剛成立沒多少兵也沒多少百姓,等他把城池張羅起來再來打擂台。
蘇知軍磨了磨牙,和大宋比人多,真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
姚古不明所以,但是他是個聽話的好孩子,讓他干什麽他就干什麽,即便他根本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干。
陝西修建堡寨對建材的需求量很大,樹種並不難找,如果是春天直接去附近河谷里轉一圈就能找出一堆剛發出來的小樹苗,現在的話得去城裡找種樹人買才行。
定邊城肯定是沒有的,周圍的小城小寨可能有樹種但是數量肯定不夠用,姚古領了任務就直接帶了幾個人跑去慶州買樹苗。
西北能種成大片的樹就那麽幾種,種樹來抵禦騎兵也不是沒人幹過,除了見效慢其他沒有任何問題。
鹽州的西夏兵有功夫越境填平他們的陷馬坑,他們接下來不挖坑還不行嗎。
民少兵多的好處就是有命令可以迅速執行,樹苗一車一車運到定邊城,正好秋種也快結束了,士兵分好任務開始種樹,試圖趕在入冬之前將這批半大不小的樹苗都種下。
鹽州的西夏官員:?!!
還不如陷馬坑呢!
西夏遊騎天天在附近遊蕩,晃蕩來晃蕩去還不敢靠近,因為西軍神箭手姚兕姚將軍天天出門巡邏,也不知道他那麽大的官為什麽要干巡邏的活兒。
天氣越來越冷,等第一場雪下來就要開始窩冬。
種下去的樹苗能不能成活全看運氣,田裡的麥子能長成什麽樣也看運氣,定邊軍的土地不算肥沃,但也不到寸草不生的地步,只要沒有天災以及敵人蓄意破壞應該能有正常的收成。
深入番邦腹地的商隊陸陸續續送了不少種子回來,瓜果蔬菜應有盡有,不知道能種出來什麽,反正能見著的都買了回來。
今秋開墾出來的土地都用來種了麥子,明年春天解凍之後再開出來的地就可以用來種那些不知道是什麽的種子。
冬天沒法幹活,定邊軍境內還有大幾十個散居的部落,蘇大人想不出還有什麽比嘮嗑更適合消磨時間的活動。
一天聊三四個部落首領,整個冬天下來夠他聊三四輪的。
蘇大人的話療效果很好,看的身邊人目瞪口呆。
這幾年西軍都在傳秦鳳路的王大人能憑三寸不爛之舌立下不世之功,他們也知道他們蘇大人的能力不比王大人差,隨隨便便從軍中挑幾個人指點指點就能讓對面的堡寨守將拖家帶口的投降,但是像現在這麽一天勸降好幾個部落還是有點超乎他們的想像。
不是,這些散居的小部落不是天大地大誰都不怕嗎?
之前誰說的就算餓死外頭也不會服從官府的命令?是誰?是哪個?還活著嗎?
合著你們是不答應都不答應,一個答應一股腦兒全衝上來都答應啊?
之前做過招撫工作的官員要自閉了,他們自認為和那些小部落首領講道理的時候很是掏心窩子,現在看來那些人只會插他們刀子。
未免太不給面子了。
對此,全程圍觀的小姚同學表示,還真不能全怪人家部落首領。
他們家老師看著是個標準的不能再標準的讀書人,三元及第的狀元郎,讓他親自上戰場或許連逃跑都不知道往哪兒跑,端起架子來也是讓人只能遠觀不敢近身。
實際上呢,穿什麽衣服都不耽誤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啊不,是和談話對象肝膽相照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