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啊!她不就是想做個項目,怎麼現在一下子從事業劇變成懸疑劇了啊?
最初的設計草圖得到了秋秀珍的肯定後,林宜蘭就帶著秋秀珍的助理Kate再次去項目地測量了一次。
這次,和她一起去的,還有秋秀珍請來勘測地況的專業機構。
請專業的機構,是林宜蘭提出的要求。
之前梁氏建築事務所提供的那份報告裡水文地質條件都不清楚,林宜蘭的設計圖對建築承重結構這些方面的設計要求非常嚴格。
地質條件不清楚,對未來工程師提出的要求非常高,還會增大建築的安全隱患。所以,還不如一開始就把該測量的數據都測量精準了。
保障她設計的建築安全,減少安全隱患,是她從業以來最自己最嚴格的要求。
這段時間,林宜蘭再次仔細地觀察了一遍周圍的環境後,對設計圖紙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這次「魔方」設計,最大的缺憾就是綠植覆蓋率比較低,但她又不想在建築的天台上直接做植被覆蓋,所以便動腦筋修改起了自己的設計。
一通修改過後,她的「魔方」設計,變成了一個台階式的設計。
只不過,從側面看,大概還是能看出過去的那些「魔方」的影子。
在第二版設計中,她增加了一個挑高的空間,因此最右邊的最上面一個長方體不得不比旁邊兩個高了大半。
而最左邊的頂部長方體,直接被她取消掉了,做了一個觀景台。
考慮到參觀者的安全,這個觀景台她設計了一個帶鎖的玻璃推拉門,這樣藝術館裡的非工作人員,沒有鑰匙的工作人員,是出不去的。
然後還是和第一版草圖一樣的,「魔方」的小格子,被拉寬或是收窄處理,部分面朝大街方向的牆壁用上了玻璃,並且還將有玻璃牆的這一個格子的格子面,向外突出。
除了四面玻璃牆外,沿街剩下的那面牆,其他的格子都是清水混凝土。
在入口處,她將「菜刀」的手柄這一長條分成了兩個區域,一個區域占手柄總面積的1/6,用來種綠植,放在建築最開始的地方。
另一個區域,則做了一條光線昏暗,且不斷狹窄的通道。
這條通道通過光線和牆壁的影響,讓人產生壓抑的錯覺。
她拿著重新修改的設計圖,再次準備約秋秀珍。
相比起第一版的草圖,這一版的設計圖更像詳細,可以說四個方向都給了。
比起第一次她還要去會所找秋秀珍,這一次也省心了不少。
秋秀珍和林宜蘭確定好見面的時候後,就表示了這一次她會主動去找林宜蘭,到時候她們在書房詳談。
林宜蘭自然巴不得,她立馬就答應。
彈了彈手裡的設計圖,林宜蘭放下電話起身,去找別墅里的傭人要來了這段時間的報紙。
林宜蘭忙著第二版設計圖的這段時間,她基本上沒有看過報紙。
「林小姐,這是這幾天的各家報紙。」
傭人阿姨拿著一摞厚厚的報紙放到了林宜蘭面前,她點頭道了聲謝後,便拿起報紙慢慢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