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昱也沒攔著他們,甚至主動接納了很多被拋棄的女人孩子和老人——並非特例,失去丈夫不想改嫁,或年幼的兒子還沒長大,這種家庭會在部族遷徙時,被拋下。敖昱最喜歡這種家庭了,這個時代做出這種選擇的女性,就算是個戀愛腦也是個堅毅的戀愛腦,孩子對拋棄他們的舊家族充滿了憎恨,老人們可能失去了工作能力,但總能有些知識。
放縱部落「遷徙」的同時,敖昱請旨,派大臣去西邊管理。
朝廷:「……」
文臣都不想去,武將有點想去。
文臣不想去很簡單,一輩子苦讀詩書是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中原的窮鄉僻壤都比聽都沒聽說過的西域好。
哪個武將不想為國開疆?就是那地方真的太遠了,去了就一輩子回不來了。
後來商人們聽說了,倒是都很想去。中原商人其實很有開拓精神,但中原商隊在西邊都很難走遠,因為容易被殺。
和這邊大一統的東方不同,西方的諸多小國歡迎他們,卻不歡迎他們走得太遠,最好就和他們的錢一塊兒,留在自己的國家里。
東方雖然強大,但至少大梁這個朝代,從來沒有為域外的人做些什麼。
不到半月,碌州又來催促,大意:朝廷不派人,孤派了?
文臣這下子鬧了,這不行,碌王自己派人,這領土算是大梁,還是「大碌」?這地方不都成了碌王自己的封地了?
後來乾脆讓京城有功名(秀才就行)在身的文人與勛貴子弟自願報名,再讓牢里有罪在身的官員自願選擇,還真給敖昱湊夠了差不多一州的文官班底。好大一群人,再加上他們的家眷,陸陸續續就出京了,到了碌州後又待了大半年。
有兩成讓碌王夫給趕回來了——雖然小月亮知道人不好集齊,但不是什麼都能將就的。讓他們學當地語言都推三阻四陽奉陰違,送出去作甚?吃白飯啊?
這段時間裡,又有一支支的大商隊,緊跟著那些部族,踏上了西去之路。東邊這一段,只要跟著朝廷安排的向導,別作死,是絕對安全的。部族們不但沒難為這些商隊,還挺樂意跟他們同行的。
有部族首領道:「你們先別著急賣東西,等我們把那邊的朝廷搶了,你們跟我們做生意。」
商人:「……」
然後商人們就這麼幹了,結果發現……這真的很賺。部落首領們樂哈哈,商人們也樂哈哈。
部落首領:「你們要回去了啊?我們也有些人要回去,下次你們過來也能跟著他們,我們想要這個、那個、還有那個。」
商人:「對!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