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的侍衛們都是看著豆漿磨出來的,也聞到了熱豆漿的香氣,更是聽到了裡面的一切,早就也很好奇了。
等到童明領著小太監們給他們都端上一小碗,期待已久的他們對視一眼,紛紛動手開吃。
一口下去,入口即化,二口下去,鮮香無比,三口下去回味無窮,再想第四口,就已經沒了。
在味道都很珍貴的時代,一碗豆腐腦,足夠讓大家驚嘆。
條件有限,起居郎站在旁邊忍著鼻尖的香氣記錄,一低頭,裝著豆腐腦的碗就在自己眼前。
重山微笑:「周郎官,陛下讓奴婢也端給您嘗嘗。」
周劼一愣,一轉頭發現皇帝也含笑看著他,龍章鳳姿,耀如明鏡。
第28章 豆腐
小白看大家吃的高興,心裡也有種詭異的滿足感。
「重山,你都備了多少料?」
重山回答道:「現在用的量,還剩下四份,就是磨只有一個。」
作為能從先帝服侍到今上的,重山表示他靠的不是只是關係,優秀的內官,就是要為皇帝做好一切準備。
「足夠了,你想的很周全。」小白一揮袖子,雙手垂至身側,「剛剛豆腐怎麼做的,誰還記得,記得的站出來。」
一直都被小白提在身邊親口傳授的劉芍往前走了一步,身體一晃,腳扒在地上站好。
除了劉芍,田池第一個就站了出來,他看的仔仔細細,比例也記得清清楚楚。
有幾個小太監也想站,但是一想到皇帝提問到後面時,自己說不出來的比例,就害怕了,沒站。
田池是就是管廚房膳食的內官,站出來大家都信服,同為內官的童明、重山還有狄萬羊不管記不記得,都默契的沒出來搶風頭,倒是祖辛站了出來。
考慮到他在皇上面前已經夠透明,只是個有資歷的普通太監而已,他想出來讓皇帝記住自己,大家倒是並不奇怪。
行,就這三個吧,小白讓重山把泡好的豆子都拿出來,從劉芍開始,讓他們挨個試,主要看看他們記不記得流程,豆子、水和石膏水的比例,以及點漿的時機。
先是劉芍,多少豆子多少水的比例,在皇帝之前反覆的提問下,她腦子記得很清楚。
這是劉芍難得的能接觸到的知識,和紡紗織布一樣,都是因為陛下她才能學到的,不論是自己真的想學,還是不願辜負陛下的心意,她都會用心去記、去學。
磨太重了她推不動,自有安排人推,劉芍就把好豆子的數量鋪上,拿著瓢舀水,踮著腳,學著皇帝之前加水的頻率節奏往裡倒水。
她記性從前只是一般,但是自從在張家府上靠著一腔恨意,把張家的環境都摸熟記住之後,現在記憶就突然好了很多。
一直到磨出了豆漿,豆漿都煮沸了,她都完成的很好。
等待這鍋豆漿冷下來的時候,田池和祖辛也去配比磨豆漿,他們畢竟都是在宮廷工作多年的人了,劉芍都能記得做到的,他們自然也可以。
等三鍋盆豆漿都放著冷卻了,那邊水罐壓著的豆腐也終於不再流漿了。
做豆腐的小白師傅揭開蓋板,掀開麻布布,雪白的,軟軟的,又明顯比豆腐腦結實的豆腐便呈現在眾人面前。
小白伸出指頭,輕輕在上面按了按,確定了豆腐質感後,把豆腐倒在平板上,讓拿把刀來。
微微彎曲的尖刀遞到手上,打量著這個和菜刀,和廚房完全就沒關係的刀,他握在手上熟悉熟悉手感,然後對著豆腐,橫劃幾下,豎劃幾下,刀片橫著插進一塊豆腐地下,手指按著豆腐頂面,穩準的把豆腐托出,放在旁邊的空碗裡。
普通的碗裡,四四方方的豆腐格外有型漂亮。
起居郎周劼默默記上:方正色白如玉。
沒有鐵鍋,沒有油煎,但豆腐做法多得很,還可以燉,可以燒烤,可以蒸煮了伴著吃,和什麼別的東西搭配都可以。
小白一說,田池就立刻明白,徵得皇帝同意後,當即就把一塊四四方方的切了丁,下水煮了過涼水撈出,撒上鹽、蔥花,一點化開的羊脂,對於皇帝的適量,老廚子把握的很好。
關於油,這裡的稱呼原則和老家一樣,是有角的是脂,沒角的是膏,不過未來都會叫油的。
不過目前這個時代植物都不夠吃的,更別說能有榨油的盈餘,一般吃的都是動物油脂,普通人一般時候還沒得吃。
雖然是自己給的配料,但小白看了都覺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