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1 / 2)

人家是體面周到的禮數人,給足了你家面子,你許家總不能太蹬鼻子上臉吧?

既然有心婚事,以齊大非偶、捨不得女兒的說辭應付兩三次,然後在人家的真誠相請下「被打動」,鄭重應下。

雲夫人自覺忖度清楚徐問真在徐家的分量,來之前便打算大展身手,好讓徐問真高看幾分,日後京里好行走,這會前後跟著忙活,處處盡心用力,幫自家侄兒娶婦都沒這樣用心費力!

許家於是在徐問真、雲夫人的懇切相請下應下婚事,徐問真笑著表示趁她在江州,下月擇吉日,便行納采禮,然後問名交換庚帖,再擇吉期納徵。

納徵之後,婚事已定,婚期、嫁妝等事都可以慢慢籌辦。

許父教書多年,在本地頗有聲望,許家家境自然稱不上貧寒。

可那只是與尋常百姓相比,若要與見通族中兄弟們息婦的家室比,哪怕與最末的,許家不及人家富裕。

述聖倒是並不在意這些,依她所說,「金銀財務均乃身外之物,世人如只以金錢視我,這等人我不屑與其相交。」

徐問真聽罷,心中感慨,許家在寒山書院這麼多年,許父做成了有名的大家隱士,養成了一個真隱士。

她笑對述聖道:「那些人雖不必在意,可聽她們議論起來煩人。」

徐家納采備禮甚厚,許父自然知道其中之意,他很明白如何用這些錢將嫁妝辦得看起來清雅、體面,附和隱士讀書人的高人氣概,徐問真叫秦媽媽留心兩日,聽著消息,覺著這位許先生倒是位人物。

靈活,懂變通,聽言語經論,有幾分精妙。

倘若當年他能順利科舉入朝,今日未必不能做到與江州刺史平起平坐這個位子上來。

納采與納徵不好離得太近,中間還有問名、納吉兩項,過於急促顯得不夠體面。

家裡的意思是,婚事慢慢地籌備,待到明年成婚是最好的,許家這邊有此意,夫婦二人長子宦遊在外,幼子幼女幼稚童真,唯有長女貼心可依,得了徐家的婚事是十分歡喜,卻不捨得一下就與女兒分開。

因而在婚期上兩家倒是一拍即合,徐問真t在江州數日子,儘量將流程走得不算太急促,與京中一直書信往來不斷。

明瑞明苓自然一切都好,大夫人倒是想要管教他們,但明苓纏著她一撒嬌,她就狠不下心約束了,再加上一個徐縝,在孫兒孫女面前是紙老虎,兩個小的合夥騙去不少點心吃。

還是後來大夫人發現二人的小臉又鼓了一圈,想到徐問真走前再四叮囑不能多給點心吃,痛定思痛,決定上房所有點心果子都拿掉,只每日供給鮮果吃。

倆小的纏磨幾日,見阿婆下定了決心,最好說話的翁翁不敢幫他們反抗,太婆婆、太翁翁更是助紂為虐,只能噙著眼淚接受現實。

問星的情況還算穩定,今年京中夏日天氣還算宜人,房裡用上冰,便還算舒適,新請的太醫隔三差五過去調方用藥,說是稍有好轉。

但問星這個年歲,本該是長得最快、恢復得最快的歲數,稍有好轉這四個字看在徐問真眼裡,便覺著刺眼得很。

還是得找一位擅長治理肺病的醫者,待會京中紮根徐府常年為徐問真調理。

這件事徐問真吩咐了見通,見通每日猴子一樣上躥下跳,消息比她靈通許多。

白芍信里寫到的幾位,她都請人尋訪過,只是人家都挺大歲數,在本地聲名斐然了,哪怕以徐府的名義相請,不願再折騰入京,在一再誠心邀請之下,倒是給出一些珍貴的藥方、膳方。

徐問真雖失望沒請到人,交代將這些方子好生收著。

山中一開始住著還有些野趣,但寒山書院對女子有諸多限制,藏書閣便不許女子進入,徐問真一開始惦記裡邊的兩本書,還想進去逛逛,卻被擋在門外,人家就說女子擅入藏經閣有違禮訓——原諒她是一個被祖父祖母慣著長大的野性子,她當時可真想把這山頭給平了。

當然,尚書令的身份還有些重量的,寒山書院的山長很快派人來表示,當日門口那小子不知變通,徐娘子入內觀書雖然不變,可以將書籍取出來供她一觀,只要按時換放回去便是。

徐問真的回答是:「多謝用心。」

淡淡四個字,換老頭提心弔膽一整天。

見通聽聞此事,回來之後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又跑藏書閣把那兩本書抄了下來帶回,徐問真見了,不過冷笑兩聲。

「那、那我拿出去燒了?」見通小心提議。

徐問真壓住書,「看,好端端的書我為何不看?」

見通在旁邊小心地給她扇扇子,一邊拍胸脯保證,「等我做了地方官,必出資修建一座比這寒山書院的還要高大、藏書還要豐富的藏書樓!屆時天下百姓,無論男女,都可入內觀書。」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