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1 / 2)

見如今的情況,大夫人稍微鬆了口氣,「我看,你七叔母還是分得清輕重的。她心其實原不壞,做不出那磋磨息婦的事。」

「磋磨息婦的事做不出,但阿家的款還是想擺一擺的,如今不過是新婦過門,她沒想好分寸,怕您護著宣娘與她不快,才暫時收斂罷了。」

問真自幼與問圓一起長大,看待七夫人的視角與大夫人不同,另有看法。

大夫人眉心微蹙,「倒有理……可這阿家與息婦之間的事,哪是能掰扯清的。宣娘如今做了她的息婦,捧簾把盞地侍候都是應盡之理,咱們家雖舊無此例,可她若執意如此,宣娘不能違拗。」

儒學盛行,禮法孝道為上的時代,息婦在阿家跟前孝敬是理所應當的,哪怕受些磋磨,順從孝敬才是正道,若要反抗就是不孝、無德。

宣娘總要顧及趙家女眷的名聲,不能叫自己傳出不孝之名。

這個罪名,可比去年那莫須有的「不吉」嚴重多了。

大夫人略有憂色,「我還是得關注著,若你叔母有動作,小打小鬧還好,一旦過分,我立刻請出你祖母來。」

她是下定了決心,不肯讓侄女在自己眼皮底下受委屈。

問真卻道:「宣娘不是白受委屈的性子。如今叔母敬著宣娘,宣娘尊敬叔母,但不可能毫無防備,宣娘在觀察試探。她長到這麼大,舅母不是將她當做琉璃玉人呵護照顧的,這世間風雲變動,她見識過不少,絕不會忍氣吞聲,自己受委屈的。」

大夫人微微揚眉,問真輕笑,「說句大不敬的話,叔母的性子,軟肋實在太好找了。」

見明若是一味愚孝退讓,宣娘或許還有些麻煩,可見明孝而不盲從,心又在宣娘身上,宣娘開局這手牌實在穩妥,若還能輸,倒不像她了。

大夫人心沉回肚子裡,微笑點頭,「是這話,改日我得喚她來,告訴她好生孝敬阿家,盡好做晚輩的禮節。」

第84章

宅斗高手

述聖成婚後適應得很快, 雖然身邊多了許多人,但長輩、同輩這些親友大多友善和氣,小院中的侍女僕婦們都周全沉靜, 並未令她有太多不適應。

從江州到京城,她每日仍舊是向長輩問安敘話、紡績讀書,偶爾與問真與新認識的宣娘、問滿等姊妹閒聊, 生活似乎並未有太大改變,來之前母姊嬸娘絮叨了滿耳朵的高門難事未在她身上發生。

問真等她適應了一陣, 至少將家中生活捋順,又送了弟弟回江州, 才將邀約的帖子遞出, 述聖端端正正地接過帖子握在手中, 微微露出一點笑, 「我還想姊姊莫不是在等我毛遂自薦。」

她氣質一向平靜淡泊, 露出的這一點笑不濃烈, 如巍峨山巔上飄過的一抹白雲, 很純粹、無暇的美。

問真便笑了, 「我以為你是要打上門去要帖子呢,還是太溫和了, 等你過去教一陣子書, 只怕就要拎著戒尺打人了。」

五六歲的小娘子們, 雖然在家時都被囑咐過要乖巧守禮, 想要她們聚在一起完全乖乖巧巧不惹是非是不可能的。

問真這段日子都不知調停過多少矛盾,幸而如今規矩漸漸立清楚了, 述聖過去不至於像一開始的高娘子那般焦頭亂額。

天知道高娘子剛開學那陣子從問真這要了多少玉春酒回去。

她那陣子已經不是借酒消愁,而是借酒渡劫了。

用她的話說,白芍開的再厲害的安神藥, 吃著沒效果了,不如吃酒。

吃到肚子裡,心裡不苦。

問真有些同情憐愛地看著對未來充滿期待的述聖,拍拍她的肩,「有什麼事需要幫忙,儘管來找姊姊,或者問高娘子是一樣。」

述聖鄭重地答應下,問真又道:「那群混世小魔王,做了什麼錯事你只管教訓,她們或她們家人若有不服,都叫來找我!」

這句話她說得頗鑑定霸氣,述聖微笑著道:「我自幼長在書院中,先生如何教訓學生,我見了不少,姊姊不必擔心我。」

「我們族中這些孩子啊,必是得有個正經地方管一管。在家裡,要麼養得太驕橫,要麼太柔順沒脾氣,年紀又小,寒山書院又不管給人開蒙,我是怕你招架不住。」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