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婆婆說的對,今後晏姑娘的事就是我二柱的事,為了晏姑娘即便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二柱也不怕!」
二柱娘瞥了自家兒子一眼:「那你可要好好練武,早上起早一些,別總讓人家玉堂來催促你,只有學會了一身好本事才能保護晏姑娘和大傢伙兒。」
「娘,這麼多人在呢,您別總提兒子睡懶覺的事兒成嗎?」他現在已經是大人了,自家老娘一點都不顧及他身為男人的顏面。
二柱娘輕哼一聲,笑罵道:「知道丟人今後就長點記性,別總是犯懶。」
「是是是,兒子知道了。」
晏殊道:「大家的好意我心領了,今後一起生活在半坡村免不了互相照應,只要你們安分守己,便沒有人會趕你們走。」
「姑娘放心,我們能找到一處安身之地得來不易,絕對會時刻謹記姑娘的提醒,今後我們也會以姑娘馬首是瞻,姑娘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姑娘不讓我們做的,我們絕不染指半分。」
得了他們的保證,晏殊滿意的點了點頭。
幾十人離開晏家二房這邊不久,信陽府衙來了幾位差爺,通知他們開始排隊落戶進城。
因為有劉寒月的叮囑,陳台道將他們安排在一個新列出的隊伍最前面,約莫排了兩個多時辰,終於輪到晏殊一家人。
晏二生走上前去,拿出文牒和戶籍冊交給登記的官員。
那官員讓晏二生將一家人叫到面前,根據戶籍冊上的名字一一核對,確定無誤後方才辦理戶籍遷入放他們入城。
按照大隋的律法,女子出嫁之後戶籍也要去衙門辦理遷移,因為晏殊的情況比較特殊,王大花賣她沖喜時沒找到晏二生一家的戶籍冊,便只能先把人送過去,至今晏殊的名字還落在晏家二房的戶籍冊內。
晏家二房一家戶籍登記好後就先進了城門內等候。
江辭只有一個人,那官員打開江辭的文牒看了一眼,又抬起頭打量了江辭一陣兒,隨後又低下頭仔細查看了江辭的戶籍冊。
從戶籍冊來看目前他家父母雙親早逝,哥哥今年因意外身亡,目前家中只有他一人。
「你是去年南渭府院試的案首?」
「正是。」
院試案首可是競爭三甲的有力人才,此人若今後能金榜題名,對他們信陽府來說可是臉上增光的大好事。
對他們這些本地官員而言也是能藉此結交未來新貴的機會。
官員面無表情的臉上突然擠出一抹笑意。
「來到信陽府可想好要入哪家書院了?」
江辭道:「暫時還未考慮好。」
「信陽府的白鹿書院可是大隋四大學府之一,以你的資質去這裡最合適不過。」&="&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