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喬他娘,你們家來了。」
喬氏笑著回楚婆婆的話:「家來了,不過下午又要走。」
楚婆婆站起身,急忙往喬氏身邊走了兩步:「又要去哪兒?」
喬氏目光掠過村口的一群婦人,朗聲笑道:「昨日子喬被貴人相救,貴人說子喬學識好,請子喬去家裡當先生。主人家擔心我一個寡婦在家被人欺負,就說分我們母子一個院子,叫我也跟著過去住。」
「我的天爺,還有這等好事?」那幾個婦人發出不敢置信的尖聲。
楚婆婆笑著道:「你們家子喬以後可算好了。」
喬氏拉著楚婆婆的手道:「開始我也不全信,這不,昨日跟著貴人到通判大人府上,這才得知那位貴人在通判大人家做客,碰巧在野鴨灘救了我家子喬,也是我家子喬的運氣。」
張家的下人腦袋昂的高高的,個個都穿著一身細棉布做的衣裳,連個補丁都沒有,頭髮也梳的齊整,跟來的婆子耳朵上還戴著一對小巧的銀耳墜,袖子擼起來,嚯,手腕子上還有一個絞絲銀鐲子,一看就是體麵人兒。
「喬老夫人,您家在哪兒,奴婢們抓緊時辰幫您收拾,主人家還等著您和喬公子回去呢。」
張家下人說話這般殷勤,是給他們母子做面子,喬氏心裡有數,她笑著跟村口眾婦人道:「家中還有事,我就先走了,咱們以後有空細說。」
喬氏回到家中,家裡一切照舊,喬氏請張家下人坐下休息片刻。
「喬老夫人別跟咱們客氣,錢糧、衣裳、鋪蓋卷,哪些要帶走的您吱個聲,咱們利索地幫您收拾了。」
「糧食怕不好帶走吧。」喬氏遲疑,他們母子得了梅家大娘子許多幫助,哪好麻煩人家。
婆子笑道:「喬老夫人不用操心這個,孫先生一行人來時獨乘一條船來,回去時自然獨乘一條船回去。孫先生,梅小姐並兩位公子,加上幾家的下人護衛,統共不到二十人,一條船都坐不滿,有的是空地方放行李。」
喬氏還是不想給主家添太多麻煩,總不好叫梅家下人幫他們家扛麻袋。
張管家大概知道喬氏是個不願給人添麻煩的性子,就道:「喬老夫人,我看你們母子不如帶些換洗的衣裳,再把溫公子的書裝走就是了,糧食可賣可送人。」
張管家笑道:「梅家是世家,他們家自有一套規矩,細處我不知,但你們母子二人的吃穿用度梅家肯定會給你們安排妥當,這被褥呀,你們帶去南溪縣估計也用不著。」
喬氏頓時也想明白了,她道:「真是麻煩你們跟著跑一趟,家中清貧,竟沒多少東西要帶走。」
「不妨事,梅家小姐叫我們來給您家壯聲勢,我們也願意出城走動走動,路上看看景兒也是好的。」
「子喬,你看該如何安排?」喬氏本想開口安排,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扭頭問兒子一句。
「娘,楚婆婆幫了我們家許多,還有幾個為咱們家說過話的人家,咱們拿出一袋糧食分送給這幾家吧。剩下的糧食帶到城裡賣了。」
「家裡的幾隻雞鴨就別賣了,送給張大人家換換口味,也算我們的心意。」
喬氏滿意地點點頭:「好,娘都聽你的,菜地里的冬菜,還有家裡剩下的油鹽柴火都給楚婆婆一家吧,家裡的幾畝地也交給楚婆婆家種,他們家也過得不容易。等咱們走後,還要托楚婆婆偶爾來咱們家裡瞧瞧,掃一掃灰塵。」
「都聽娘安排。」
溫家母子商量好家裡的瑣事後,喬氏就去請楚婆婆家來。
「哪裡用得著勞煩您,我幫您跑一趟吧。」
喬氏笑著道:「也好,那就麻煩你們了。」
張大人家下人去村口把楚婆婆請來,比她去請要好。
喬氏有心感謝張家下人,趁著楚婆婆還沒來,她去廚房拿了把菜刀,去後院抓了兩隻雞殺了砍好燉鍋里,中午吃一頓大肉再走。
楚婆婆被張家下人請過來時,張管家並幾個護衛,提著糧食隨溫子喬去道謝。
梅家護衛和張家護衛的腰上都挎著刀,普通百姓哪敢靠近,溫子喬送完糧食,跟親近的人家說了往後的安排,大伙兒都替他高興。
「走了也好,我們溫家比不得那些大族人丁興旺,好不容易出了你一個會讀書的人,可別浪費了。」
「溫六爺爺,我家的地交給楚婆婆家種著,還要麻煩您幫襯著些。」
「放心,你在外好好讀書,只要我們幾個老傢伙在,沒人敢占你家的地。」
張管家笑道:「我是保寧府張通判家的管家,年前若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可去府上找我。我家老爺若是走了,你們可去知府衙門送信,知府大人會管。」
圍觀的眾人頓時心裡一緊,特別是年齡大的老人,忙道:「張管家哪裡的話,我們溫家自來團結,偶爾有些口角也都是些小事,哪裡用得著官老爺替咱們斷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