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宋奶奶嘴裡嘀咕孫女不會過日子,可這白米飯是真的香啊,那蘿蔔燉肉更香,一家子都是吃的噴香。
到最後,楚丹還和二姐分了剩下的鍋巴,跟小倉鼠似的,小口小口的啃著,滿足的很:「二姐咱們晚上吃啥啊?」
宋奶奶心疼糧食,搶著道:「長豆角再不吃就敗了,等下全都摘了,留著晚上煮麵。」
聽到這話,楚家姐妹都不吭聲了。
宋老漢也就問兒子:「新來的那些知青都還老實嗎?房子什麼時候能建好?」
金老爺子他們的房子簡陋,是泥牆茅草屋頂,三天功夫就建好搬進去了。
可那些新來的知青的房子還在建。
用石頭打地基,挖泥沙,還要從村裡有泥磚的人家借泥磚,還要去公社磚瓦窯採購瓦片。
而且他們沒有拖拉機,都是全人工。
「還得三五天才能建好。」宋支書這幾天除了去鎮上公社開會,就是盯著知青們建房子,還有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又問楚紅:「沒有我和隊長同意,不能再支給他們糧食。」
楚紅點頭:「阿爸你放心好了,我都記住了。」
就在這個時候,宋有福拎著個竹簍進來:「爹媽你們都吃了吧?我放到點魚,你們晚上吃。」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們這邊山上能吃東西不多,倒是能從池塘和河裡弄點魚蝦,夏天的時候還能摸螺螄。
不過能用竹簍放到魚,就需要點技術了。
很多人也都去試過,可惜大都時候都是空手而歸的,能堅持下來的,就是懂點門道的。
而宋有福就是其中一員,三回里,有兩回是能有收穫的。
不過弄到大魚的機會不多,大都時候都是小魚小蝦,不僅修理起來麻煩,還捨不得放油,因此吳巧芳都已經吃到不想吃了。
別看宋有福在媳婦上門來找茬的時候,就像是個聾子啞巴一般兩不幫。
可私底下,也是悄悄的,隔三岔五的送些魚蝦過來。
要是媳婦問起來,他也能說運氣不好,沒魚蝦進籠子。
楚紅湊過去看了看,頭皮發麻:「吖,是蛇啊。」
她特別怕這東西。
宋有福就哈哈笑:「傻瓜,是土龍啊。」
還故意把籠子往她這邊湊。
竹籠肚子大,脖子細,裡頭用竹條編繞,魚蝦進籠子容易,想出來就會被竹籠出口的竹刺刺到。
楚紅躲到便宜爸身後,慫恿:「阿爸你去收拾你那不聽話的弟弟去。」
心裡卻已經想好黃鱔的好幾種吃法。
這黃鱔活著的時候她還是怕的,但等燒好了端上桌,她也特別喜歡吃,因為刺少,肉鮮嫩美味。
吳秀就溫聲道:「這可是滋補的好東西,你拿回去給弟妹吃吧?」
雖然弟妹有點糟心,但是二弟還是不錯的,就算是看在公公婆婆的份上,她也願意忍著點。
宋有福嘆了口氣:「她現在聞不得魚腥味,就愛吃酸菜。」
「有孩子了,口味確實會變得。」宋奶奶也不忘叮囑小兒子:「她年紀也不小了,這個時候肯定也累,你多順著她點,反正好話又不用花錢。」
宋有福應了一聲,又問宋支書:「哥,以後還能有工農兵的名額嘛?明年會不會連高考也沒了?」
也難怪他急,他的兒子宋偉彬已經十五歲了,今年讀初三,明年就要高考了了。
第0章 撬牆角
可他還是盼著自己兒子能上高中的,這樣以後才有機會上工農兵大學。
想到前幾個月那個大學名額便宜了鍾國兵,他就特別遺憾自己兒子不是高中生。
特別是他自己,當初不愛念書,現在只能地里刨食。
而大哥念過書,哪怕大嫂成分不好,也能當隊長,當支書。
「你放心,我一直留意著呢。」宋支書也盼著大侄子有出息,以後也能照應自家的姑娘們,因此願意給弟弟開個空頭支票:「等咱們家小彬高中畢業,我就算是不能給他弄個大學名額,也能把人弄到鎮上去吃公家糧。」
反正還有好幾年呢。
宋有福聽到大哥的話也眉開眼笑:「以後那小子要是不孝順你們,我第一個不答應。」
又對他陪著笑臉:「哥你下午不出去,把自行車借我騎一下吧?」
「行啊。」他又低聲叮囑他:「你可要小心些,最近鎮上抓的嚴。」
現在都是憑票供應,普通工人每個月二三十的工資,還有二三十斤糧票,以及肉票,點心票之類的。
這要是一個人吃,也都是差不多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