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價格不算太貴,但是要憑票購買。
她還親自替楚楚洗了個澡,也差點沒法下手,只能在心裡默念:這是我親奶奶,是小祖宗,尊老愛幼是美德。
先是孩子和楚奶奶賈奶奶洗漱,後來又挑來一擔熱水,讓老金他們洗漱。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早晚都是單位數的溫度,賈奶奶用楚紅貢獻的紅糖和生薑煮了一大鍋薑茶。
楚紅還很不放心的叮囑他們:「你們今兒下午就不用去上工了,有什麼不舒服就來找我。」
她心裡有些發愁,現在還沒七零年,離那啥還早呢,躲過這次,下回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了。
沒過幾天,宋支書就送吳秀去鎮上參加赤腳大夫的培訓。
鎮上安排食宿,可宋支書還是不放心,隔三岔五的去鎮上看她。
也幸好他是支書,大家都以為他是去公社開會的。
轉眼間就到了12月7號。
他們這邊是南邊,雖然沒有北方冷的離了炕就怕被凍死,可也冷的不少人開始拎著火桶取暖了。
特別是早上開始下雨,楚紅聽到雨滴落在瓦上的滴答聲,都不願離開溫暖的被窩。
下雨了,也就都不用上工了,她躺得很踏實,不用擔心有人來串門。
似睡非睡間,楚丹推門進來,開心的道:「二姐你快起來,大姐他們來了。」
楚彤從嶺下村嫁到嶺上村,也不過五里多路,來回十多里。
可這一個多月里,也才回來過兩趟。
楚紅一看邊上小雞啄米的小鬧鐘,都已經是快十點了,也趕緊起身:「中午讓奶奶多煎幾個蛋,再給小魚兒蒸個蛋羹。」
第0章 男知青
「爺爺奶奶都去二嬸家了,還沒回來呢。」楚丹巴不得長輩不在,自己才能隨意霍霍雞蛋,躍躍欲試:「我去煮飯,中午我來燒行嗎?」
要是回頭家裡長輩罵自己敗家,二姐也能開口替自己解圍。
她現在也算是明白了,有錢,有本事,還承諾要招婿的二姐,絕對是家裡爺爺奶奶阿爸阿媽的心頭寵。
往日裡二姐說要買什麼菜,阿爸都會答應。
二姐說要吃什麼菜,奶奶就算是嘀咕費油,可也能在飯桌上見到。
不用自己上廚的楚紅,也覺得這便宜妹妹可以多留幾年:「行啊,雞蛋羹里放三個雞蛋,四個雞蛋和韭菜一起炒。」
哎,真是墮落了,沒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有覺得雞蛋是好菜的一天。
楚丹歡快的應下,轉身就跑了。
楚紅也穿上斜襟的舊棉襖起來了。
現在大家穿的衣褲大都是黑灰青藍色為主,城裡人稀罕的呢料,羊毛之類的,鄉下是難得一見。
城裡人都喜歡中山裝,列寧裝,但是鄉下還是穿斜襟衣裳的人更多些。
為了不招人眼,她身上這黑色舊棉襖的棉布已經洗的成了灰黑色,但是裡面的棉花卻是今年新買來的。
不止是她,家裡人棉襖棉褲都換了里子,舊棉襖就都給老楚他們了。
就這點棉花,還是便宜爹從正規渠道買了九斤,二叔從黑市高價買了十五斤,奶奶從村里好幾家湊了八斤,才夠家裡人全都換上新棉襖棉褲。
這讓楚紅只能把連著棉被都換新的念頭給滅了,只能盼著明年能把床板上墊的稻草換成被絮。
楚紅出門就看到大姐夫端著茶缸,翹著二郎腿坐在裡面喝熱茶烤火。
那舒坦的就像是大爺,讓楚紅心裡很想把人踹出門。
這也是她現在為什麼還想招知青的原因。
鄉下人大都是舊思想,覺得男人下地幹活掙滿工分養家太累,家務事是不用沾手的。
要不就顯得不夠男人。
還有很多男人還會打老婆,還振振有詞:娶來的媳婦買來的馬,任我騎來任我打。
而且現在鄉下人家很少人願意分家,父母都事把錢捏在手裡,不到閉眼的那天不會鬆手。
楚紅肯定不願去別人家受委屈的,招婿上門,那就是自己說了算。
而且就算是以後男的要離婚,招婿上門的也分不走錢財,帶不走兒女。
最重要的一點是,知青大都有點文化,特別是男知青,大都是初中畢業的,接受過新思想的教育。
外面院子的角落裡,大姐在洗青菜,小魚兒被楚丹抱在懷裡說笑。
「大姐,姐夫。」楚紅和他們打了個招呼,就先去洗漱,就和大姐一起去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