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專業知識和技能應該不太靠譜吧?
她心裡覺得,自己要是生病了,還是去找賈大夫更靠譜。
要不然她都擔心自己病上加傷,會更嚴重。
吳秀把手裡的赤腳醫生手冊給女兒看:「我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醫學教育,可這些天半天上課,半天實習,也不是沒學到。」
「老師說了,治療靠銀針,藥物山里尋,我們得從實踐中積累經驗。」
「還要普及醫療衛生常識,夏天除蚊蟲,填臭水溝,堅決杜絕生病就喝符水跳大神f建迷x.
「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瘧疾,血吸蟲病,天花,肺結核等疾病大範圍傳染。」
楚紅一臉敬佩豎起大拇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阿媽你現在已經是個成熟的醫生了。」
現在人的平均壽命不長,村里過八十的老人一個也沒有。
這也是多方面引起的,幹活太累,營養不良,小病靠扛,大病只能等死。
就算是東拼西湊借錢去醫院看病,能不能撿回一條命不一定,欠債倒是一定的,債務真的會壓垮一個家庭。
吳秀總覺得女兒的話不太對,可又沒毛病。
她謙虛的道:「我們現在也只能看小毛病,大病還是得去鎮上的衛生院看。」
又和女兒低聲嘀咕:「老師們也讓我們找中草藥,金銀花蒲公英紫蘇都能消炎,能治發熱,明年春你們得幫我多弄點。」
「要不是老師教我們,哪能知道田埂上常見的馬齒莧清熱解毒治腹瀉?」
楚紅聽她說的頭頭是道,就知道他們這些赤腳大夫確實能看小病,這就方便百姓過日子。
要不然肚子不舒服,還得走近二十里路去鎮上衛生院。
不說來回得一天,費時費力還費人,也難怪大家寧願在家躺一躺,熬過去就好了。
把醫療工具都仔細看過一遍的楚丹也開口:「阿媽你要是有拿不準的,可以去請教賈奶奶。」
「沒錯,」宋支書也湊過來低聲道:「弟妹先前從醫院裡回來,還是不舒服,阿媽就請賈大夫去了幾次,配了安胎藥,總算是保住了孩子。」
宋老娘也點頭:「秀啊,你多去賈大夫那走動一下,多學點東西不虧。」
冬天容易得風寒,老人咳嗽不斷,小孩鼻涕不停,他們也沒瞞著,讓老賈給大家看病,開方子。
他們自己去抓藥來吃,雖然中藥見效慢,但是藥材不貴,說是能治本。
就算是有頑疾在身,幾服藥下去也沒完全好的,也不會去罵她是庸醫。
往日大家都是看病難,現在知道賈大夫原本是中醫,對他們都客氣很多。
大家心裡都清楚,人吃五穀雜糧,就免不了發熱受寒,村裡有個大夫在,肯定是好事啊。
再說哪怕現在提倡西醫,可大家自小是看中醫長大的,還是更相信中醫。
當然,對外也不敢宣揚,還讓大家都別說出去,就怕傳到上頭把人給調走了。
而且宋支書和楚紅,對外就都說賈大夫也只是普通中醫,不可能包治百病的。
還說她就是替人看病的時候得罪了小人,才會被下放。
吳秀樂了:「這可是好事啊,有賈大夫在,這樣我就輕鬆了。」
宋支書提醒她:「別喊她賈大夫,都喊她老賈,免得喊習慣了,在那些人面前露餡,反而是害了她。」
「阿爸說的對。」楚紅又好奇問:「阿媽你們這些大夫應該有工資吧?」
吳秀故作矜持:「也沒多少,五塊錢一個月,每天補貼五個工分,每個月去培訓,還有各種票補貼。」
她這大冬天的,鼓起勇氣去鎮上認真學習,終於可以不用下地幹活了。
第9章 工分
「那也挺好的,」楚丹一臉羨慕,還有遺憾:「早知道我也去了。」
只恨她先前沒想到福利待遇這麼好。
楚紅哭笑不得:「咱們村有一個赤腳醫生就足夠了。」
「不過你也確實可以跟著阿媽學著點,以後嫁人了,就能去爭當赤腳醫生。」
吳秀輕咳一聲,給她們潑冷水:「我們這一批去培訓的人,一開始是一百二十多人,有不認識生僻字的,記性不好的,都辭退了。」
「順利畢業的也就只有五十多個人而已。」
「像嶺中村的就被辭退了,以後他們村要是有人不舒服,就要到我這,或者是嶺上村去看病。」
誰讓小女兒說的這麼輕鬆,好像自己這工作很容易,沒有難度一般。
她不要面子的啊。
聽到她這話,楚紅立馬反應過來,一臉震驚的看著她:「天啊,原來這麼難啊?不愧是我媽,就是厲害。」
沒辦法,誰讓她是自己親媽呢,就得哄著,捧著。
宋支書眼裡,自己媳婦本來就是千好萬好的,真心實意的道:「你們阿媽本來就聰慧,上學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