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義無反顧的拋棄了榮華富貴踏上了修道成仙之路。
他與其他師兄弟花費同等的努力卻能得到更好的回報。
此時的他年長戎紹元許多,聽聞他是修道之人,戎紹元十分崇拜。
時時約他把酒言歡纏著他叫師父。
在他思緒紊亂的時候戎紹元則無條件的支持他開導他。
他在戎紹元的將軍府里住了許多年,不諳世事,這時的他還是沒有完全被自已內心的欲望帶偏。
只是一味的逃避現實逃避自已內心深處的想法。
直到戎紹元上了戰場,節節敗退。
時常帶著一身傷戰敗而歸。
看著已經長成少年的戎紹元身上的傷口。
那顆沉寂許多年的玲瓏心隱隱作痛。
他才意識到自已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
斷袖之癖。
在那個年代是不被認可的存在。
包括他自已也是不能夠接受的。
道心已破。
他不死心的硬著頭皮上了青樓。
看著那些花枝招展曼妙多姿又風情萬種的女人,他心裡掀不起任何波瀾。
也起不了任何反應。
只有替戎紹元處理傷口時他的心才會忍不住的悸動。
他無法接受自已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在那個世道如同一個怪物一般暗藏著齷齪的心思。
他想,如果師父還在,定能給他做出解答。
師父是世間最疼他的人。
於是他落荒而逃。
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戎紹元的將軍府。
一走就是好幾年。
期間他回了一趟師門。
與師父交好的師叔也相繼而去。
沒有人得道成仙。
但師兄弟們以及與他初來山上時一般年紀的小輩們,還在痴心妄想能夠修成正果。
他沒忍住問他們這般背井離鄉到底是為了什麼。
眾人對於他這位天之驕子能問出這種問題而感到詫異。
但還是紛紛講述著自已的抱負。
有為了讓自已父母不再病痛纏身的。
也有為了來這裡能吃口飽飯的。
也不乏有與他一樣,奔著長生成仙來的。
但當他詢問山門上是否有過得道成仙的先例時,卻無一人吭聲。
這麼多年他的一腔孤勇早就被搓磨殆盡。
取而代之的是未來的恐懼與迷茫。
在給師父上完香之後他便自請退出師門。
即使他早已破戒。
彼時的修道與現在的世道不同,滿是戒律清規,不像我們一般只會些算命與風水。
他們所修煉的道法是真正的法術。
他臨走時心生惡念偷走了一本真經,上面記錄的皆是惡毒又強大的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