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 / 1)

('

胤衸摇摇头,他也不知道,就觉得嗓子不舒服。

“过来,三哥给你瞧瞧。”

胤祉把小十八拉到车窗边,对着光想看看他的嗓子,胤衸抬起头时,胤祉一眼就看出小十八脖子上有一圈颜色跟周围皮肤不相衬。

鬼使神差地,胤祉伸出手掐住胤衸的脖子:“这儿不舒坦?”

胤衸难受地点点头:“有点疼。”

胤祉松开手,脑子里好像有个什么爆炸了一般,他呼吸急促,控制不住手抖,老天爷,他好像拿住太子一个天大的把柄了。

“胤衸,这几日都是太子照顾你?”

“嗯,我每次醒过来喝药吃饭,都是太子哥哥照顾我。”

胤祉冷笑,什么太子哥哥,他明明是想你死。

“你的病是金太医给你瞧的?”

胤衸每次醒来除了见太子哥哥最多,其次就是金太医,他记得,于是点了点头。

胤祉握紧拳头,好哇,证人也有了,太子这次绝对躲不过去。

太子都敢对幼弟下手,我看皇阿玛这次还保不保他。

御驾到科尔沁左翼前旗已经是傍晚了,塔达布郡王带着儿子伊西班迪前来迎接,距离科尔沁左翼前旗不远的左翼后旗多罗郡王岱布也在此等候。

看到他们,康熙非常高兴:“塔达布、岱布,许久没见,朕瞧着你们身子健壮了不少。”

塔达布郡王弯腰行礼:“尊贵的皇帝陛下,多亏了你的英明领导,才让我们科尔沁去年冬日少死了许多女人和孩子。没有皇帝陛下,我科尔沁的汉子不会像今日这般强壮。”

康熙笑道:“科尔沁的汉子都是我大清的勇士,希望你们以后越来越好!”

塔达布郡王请康熙入帐坐定后,他把自己儿子伊西班迪带到康熙面前:“皇上,这是我最优秀的儿子,他叫伊西班迪。”

康熙欣慰地点点头:“好呀,塔达布,你的儿子以后定然会跟你一样英勇,带领蒙古八旗护卫住大清边疆。”

“多谢皇帝陛下夸奖。”

康熙这话相当于提前的承诺,过几年,待塔达布没了后,科尔沁左翼前旗的下一个郡王就是他的儿子伊西班迪。

“岱布,今日怎么不说话,这可不像你豪迈的性子。怎么,齐世没来,你连朕都不搭理了?”

“皇上说笑了,臣这几日牙疼,肉不敢吃,酒不敢喝,说话都费劲。”

岱布愁眉苦脸地叹气,惹来康熙大笑:“朕当什么事,原来是牙病了。正好,御驾里有太医,叫太医给你瞧瞧。”

“那就多谢皇上了。”

今日初到科尔沁,晚上自然有酒宴接待御驾。前几日太子和老三因为和蒙古王公喝酒让康熙大发雷霆,今日又有酒宴,两人都不敢喝,就算王公们敬酒,太子和胤祉都只敢喝一两口,不敢放肆喝醉。

岱布不能喝酒,塔达布年龄太大也喝不了,两人陪着康熙说话,下面科尔沁的其他低等爵位的蒙古王公自然不敢放肆,胤俄一个人就能应对他们。

喝酒到半夜,康熙乏了,宴会散了,康熙还不忘交代太子照顾好胤衸。

太子起身领命。

胤祉的帐篷跟胤衸的帐篷靠得近,他跟太子同行一段,见太子进了胤衸的帐篷,他冷笑一声,给爷等着吧。

王帐里,康熙盘腿坐在床上,脸色十分不悦。

“梁九功,塔达布和岱布两个,今晚上一句都没提过太子吧。”

梁九功点点头:“奴才记得一句都没提过,也没给太子敬过酒。”

岱布整晚都没喝酒,塔达布可是喝了好几杯,竟然一杯酒都没给太子敬。

“朕记得,上回来科尔沁,岱布和塔达布两个陪太子喝了好几杯。”

康熙喃喃自语,不需梁九功应声,半晌,康熙缓缓道:“看来,粮食之事,比朕预想的影响还大。”

“叫人进来。”

康熙没说叫谁进来,梁九功心领神会,几息之后,进来一个蒙古汉子。

“今年很快又要入秋了,科尔沁的粮草准备得如何?”

“还未到秋收的时候,秋粮朝廷还未送来。上月朝廷送来的夏粮只有往年的八成,除了科尔沁右翼那边有几位王公不满,科尔沁左翼这边,岱布、塔达布等接了夏粮后,立即派人去了海参崴商量买粮的事。”

康熙沉默了许久,才问:“科尔沁去年买了粮食,今年还有银子买粮食?”

“科尔沁和海参崴那边主要是以物易物,科尔沁的药材、牛羊等,好些都拿去换粮食。不仅是科尔沁,大部分漠南蒙古和东边的一部分漠西蒙古,都跟海参崴那边都有以物易物的交易。”

“呵,朕怎么忘了,老九福晋手下有个大商行,什么货她吃不下?”

“老九夫妻和岱布他们除了买卖之外,可还有什么值得说的?”

“九福晋手下的大夫每年都会来草原给人看病,岱布的额吉前些年生了重病,命悬一线,被九福晋手下的人治好

', ' ')('

了,就因为这,岱布跟九贝勒夫妻交情匪浅。”

“今年也来了?”

“今年还未来。”

康熙冷笑:“朕来了,他们就不来,这是防着朕?”

暗卫不敢说话,康熙又道:“科尔沁可有暗中支持哪位皇子?”

“暂时……应没有。”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没有暗中支持老九上位?”

“奴才觉得应该没有,九贝勒这些年没插手过朝堂之事,九贝勒本就无心……”

印证了心中猜测,康熙脸色好看了些:“老九,也就这点好处。”

若老九真敢联合蒙古夺位,那如何也容不下他。

“梁九功,传旨给内阁,待秋收后漕粮进京,优先送到蒙古。”

“奴才遵旨。”

天灾不断,朝堂动乱,最要紧的是保证北方边疆安宁。北方安宁了,南方可慢慢调理。

康熙担心蒙古有异心,蒙古却不傻,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若无大利益,并不会轻易带着族人投奔谁。

太子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蒙古王公不支持他,定然是他给的利益不够大。如若他给的利益足够大,蒙古八旗都将为他所用。

太子以粮食为饵,吩咐手下人去接触蒙古王公,只要蒙古八旗支持他继位,他保证,朝廷每年给蒙古的粮食可以再加三成。

多出的三成粮食,蒙古就可养活更多的孩子,蒙古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提出这个想法时,手下大太监吴清劝他:“太子爷,多给蒙古三成粮食,朝廷粮仓就将被清空,以后遇到天灾或者战乱,朝廷将无粮食可调运。”

“没有粮食,那就去海外买。”

“海外也提供不了这么多粮食啊。”

太子怒道:“你个蠢东西,现在要紧的是孤继位,其他事情都可以延后再议。”

可……皇上好端端的,您这会儿怎么继位?

吴清不敢说出这句话。

“蒙古不是眼热海参崴那个港口吗?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支持孤继位,海参崴港口也可交给蒙古。

吴清领命退下。

当天晚上,趁夜色掩护,吴清偷偷去接触蒙古王公。

吴清最先去找的是塔达布郡王的儿子伊西班迪,伊西班迪听到海参崴出海口三个字立刻就心动了,但是他想到比猴都精的九福晋、四大商行、海军、武器、药品。

单要一个海参崴没用,没有懂行的人在其中牵线搭桥,没有海军护航,没有武器,他们就算出海也买不来粮食。

药品和粮食一样要紧!

药品如此重要,他们蒙古暂时培养不出九福晋手下那般厉害的大夫,如今,他们蒙古后代的小命都捏在九福晋手上,性病不彻底治愈,他们蒙古这点人口,很快就会继续缩减。

太子的提议太想当然了,对他们蒙古来说,并不实用。

太子身边的人用海参崴引诱,又拿朝廷往后多增加三成粮食说事,试图打动伊西班迪,伊西班迪只是笑道:“我科尔沁和大清有过盟约,我们只效忠大清的皇帝。至于粮食,我们理解这几年朝廷时局艰难,等日子好过些,我们相信皇上定不会亏待我们。”

伊西班迪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吴清试图说服他没有成功,隔日去找科尔沁右翼那边的王公,还没见到人,就被康熙身边的暗卫抓了。

“胤礽竟敢!”

康熙大怒,对胤礽再次大失所望,头一回,康熙动了废太子的心思。

人就是这般,喜欢的宝物,放在心里珍视的人,只要哪天破了个口子,你就会找出无数个不喜欢的理由。

“把吴清那狗奴才杖毙,其他事等回京再说。”

康熙强行压着怒火,他还记得此时自己在蒙古,不能叫蒙古八旗看了皇室的笑话。

当天晚上,交由胤礽照顾的小十八又起了高烧,康熙的怒火有了发泄的理由,把胤礽劈头盖脸地怒骂了一顿。

“朕以为你真悔过了,把胤衸交给你照顾,你倒好,有空动歪心思没空照顾弟弟,朕当真是瞎了眼了,错看你这许多年!你看看你这样,哪配当大清太子!”

胤礽跪地上挨骂,听到皇阿玛说他不配为太子,胤礽茫然地抬起头,终于,皇阿玛要废了他吗?

话一出口,康熙就知道这话不该说。

“好好照顾胤衸,胤衸若有什么三长两短,朕拿你是问。哼!”

康熙甩袖离开,胤礽疑惑地看身后贴身太监:“孤听错了?刚才孤听到皇阿玛说,孤不配为太子?”

贴身太监慌忙跪地上,这话他一个奴才如何听得?

“吴清人呢?”

“吴总管早上出去,这会儿还没回来。”

胤礽明白了:“呵,露出马脚,被皇阿玛抓了?”

他早该猜到了,皇阿玛这般骂他,定然不是因为他没照顾好胤衸,肯定是因为他派人和蒙古王公接触。

“主子,十八阿哥喊

', ' ')('

身上疼。”

“叫他疼着吧,生病哪有舒坦的。”过了会儿,胤礽被胤衸吵的烦了:“狗奴才,还不过去伺候。”

小太监忙拿了湿帕子给十八阿哥擦脸。

胤礽脑子里想的都是皇阿玛和蒙古王公,睡不着,也坐不下,一晚上都在帐篷里走来走去。

胤衸病情反复,两日未好,伊西班迪主动说海参崴那边有治退烧的药,不如去海参崴一趟,把九福晋身边的大夫请来。

胤俄连忙道:“皇阿玛,儿子可带人快马去海参崴请大夫。”

', ' ')

最新小说: 极度 禁忌引力 《女王游戏(NP,无限流)》 影妃传奇 《温柔雪山[男暗恋]》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我可以穿越万界 《食涩》 《村头的那个哑巴》 温柔雪山[男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