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搖手,「不找大將軍,只是隨意一問。」
張禎腳步不停,「那就是找我?」
曹操笑道,「對,就是找你。」
張禎站住,「何事?」
曹操看她數息,嘆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就想問問,你這腦瓜怎地與旁人不同?」
在此之前,他是真想不到,還可以這麼做。
此事若是成功,沒人是輸家。
庶民能吃上鹽,鹽商能省下一半稅,朝廷也能發筆橫財。
這種皆大歡喜、各方獲利的法子,實在太過精妙。
打死他,他也想不出來。
當然了,他想不出來的,還有可以大量製鹽的秘法。
張禎:......
老曹啊,你這話多少有點冒犯了。
你長的才是腦瓜,我這是腦袋,是頭顱。
曹操:「這妙計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張禎心說不是我想出來的,我只是經過見過。
微微一笑,道,「曹使君聽過一句話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鹽務新政也是如此。」
曹操:「......佩服!」
又在心裡咀嚼「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句話,感覺這侄女兒才華橫溢,腹含錦繡口吐珠璣。
見張禎又要往前走,忙道,「神悅留步,還有一事想勞煩你。」
張禎彬彬有禮,「使君請講。」
曹操笑道,「春日一過,我便要隨大將軍出征。家中孩兒無人照料,想要託付給你。」
這神來一筆,讓張禎震在當場。
好一會兒才不敢置信地道,「你說啥?」
不是,她開託兒所的嗎?!
為什麼要託付給她?
何況,什麼叫無人照料?
曹老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除了正妻丁夫人,還有一大堆侍妾。
也許沒有史上那麼多,但也不會少。
無人照料云云,也就你能說出口。
曹操煩惱地嘆道,「神悅有所不知,我妻體弱,侍妾又愚鈍,好好的孩兒都給耽誤了!只有交給你,我才能放心!」
這並非臨時起意,自從他看見孫權跟在呂布身後進進出出,張禎則視諸葛亮為親兄弟,就產生了這種念頭。
只不過,孫權無父,諸葛亮無父無母,他家孩兒卻是父母雙全,這話就不太好說。
但今日朝上,聽了張禎的鹽務新政,就覺得不能再猶豫,孩子必須送給張禎教養。
這是現成的老師,哪怕她不用心教,跟在她身邊也有好處。
學不到精髓,學到皮毛也夠用了。
——為人父母才知道,給孩子找個好老師比什麼都重要。
他也豁出去了,不要這張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