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枝從那時起,就無比佩服她,儘管她比自己還要小個三歲。
以前梅枝一直覺得她不屬於竹溪村,早晚有一天會離開這窮鄉僻壤的地方,結果她卻在這裡扎了根,成親後,相夫教子,照料裴哥兒,不管是女紅,還是做飯,俱是一把好手。
梅枝不忍心數落她,自己嘀咕了一句。
「這下沒錢了吧?昨天又是雞蛋又是買肉又是打酒,我還以為你悶聲發了大財呢,敢情就是為了撐面子?」
雲琬聽了一耳朵,臉頰更燙了,做菜賺錢的事雖然早晚會傳出去,她卻不是愛炫耀的,也不能拉著梅枝說,「我們裴哥兒賺了不少呢,就是給敗光了。」
等借到錢,雲琬就稱了點紅糖和一兜雞蛋,帶回了家。
裴哥兒硬著頭皮去了張大娘家,真哥兒早跟雲裴混熟了,剛看到人就叔叔叔叔,叫個不停,雲裴摸了摸小傢伙的腦袋。
張大娘看到他手裡的東西,就清楚他為何而來了,「來就來,又拿這麼貴重的東西!」紅糖同樣貴的嚇人,見他稱了足有一斤,張大娘心底又高興又不安。
「以後可不能買這麼貴重的東西。」
在這裡,嫁人的哥兒一般都被稱為誰家夫郎,如果嫁給同輩兄長,會被尊稱一聲哥夫郎,雲裴早被雲琬科普過了,這會兒入鄉隨俗,說起了客套話,「不貴重,聽說哥夫郎給程哥添了個小漢子?」
「可不是,有了小哥兒這又有了漢子,你程哥可高興壞了,瞧我這囉嗦勁,裴哥兒進屋看看吧,小漢子吃的可胖,是個有福的。」
雲裴只好跟著張大娘進了其中一間茅草屋。
床上靠著的是實打實的男人,他一雙眼睛十分清亮,眉間全是喜氣,身邊還躺著一個用小包裹包起來的小包子。
真哥兒也一併走了進來,親熱地喊了聲阿姆。
順便提一下,在這裡,女子嫁人後,有了孩子通常被喚作娘,小哥兒嫁人後若有了孩子,通常被叫阿姆,男人自然是被叫阿爹或爹爹。
雲裴這才知道真哥兒竟然也是他生的。
他的目光忍不住朝他肚子上掃了一眼,小腹十分平坦,再看臉貨真價實的男人,雲裴還真好奇他是怎麼生出孩子的?
張程的夫郎是個靦腆性子,給人的感覺文文靜靜的,平日也不太愛笑,這會兒因為生了個小漢子,臉上始終帶著笑意。
雲裴看了看小包子,忍不住笑了笑,「還真是個胖的,鼻子眼跟真哥兒有些像,都隨了程哥。」
張大娘可高興了,「可不是,跟你程哥兒小時候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在張大娘的陪同下,三個人閒聊了幾句,雲裴就站了起來,「我還有些事,就不坐了,改天我再過來玩,哥夫郎好好養身體。」
張大娘應了一聲,將他送了出來。
湯里的白菜蘿蔔煮的軟爛清甜,豆腐又嫩又滑,用筷子輕輕一夾就能分成小塊,熱騰騰的入口即化,一碗下肚整個身子都暖了。
飯後再來一碗香甜嫩滑的豆花。
其實一般吃豆花都是冷著吃,但這大冬天的冷冷的吃下去肚子該不舒服了,於是,顧柳還是把豆花放在鍋里熱了一下。
熱的豆花雖然失了冰豆花冰涼的口感,但卻帶著一股淡淡的豆香味。
今年秋天時,他采了一些桂花下來曬乾了收著。
想到之前在鎮上喝過的那碗桂花熟水,於是他便抓了把桂花出來,用溫水泡開了撒在了豆花的上頭,再淋上一勺子蜂蜜,一碗桂花蜜豆花就做好了。
兩個人分著吃了一碗,桂花清香,豆花軟滑,又不會過分甜膩,好吃極了!
第55章
冬至過後就真真正正的進入了臘月。
所謂進了臘月就是年,村里家家戶戶都開始備起年節下要用的東西,掃屋子、做糖餅、趕年集,年味愈發濃了起來。
前些日子,趁著雪還沒化,路好走的時候,顧柳和雲裴一起去了一趟鎮上,買了些臘八節熬粥的材料和過年時待客用的炒貨和零嘴回來,其他紅紙、桃符一類的就等年前再去一趟鎮上。
如此一來,家裡過年的東西就備的差不多了,顧柳一下清閒了不少,加上這幾天大雪陸陸續續的下,他便乾脆和雲裴兩個人在家裡安心的貓起冬來。
臘八這天,顧柳在家煮起了臘八粥。
這是老一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習俗,喝了臘八粥,寓意著來年五穀豐登,添福添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