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昌, 你為什麼……要殺死端王?」
扶昌將刀自端王微涼的身子中抽出, 血順著刀身往下流。
他聽到周聽瀾的話, 眼眸低垂:「原因……」
扶昌話語稍頓,接著道:「周姑娘過些時日會知道原因的。」
他拎著沾血的長刀,轉身便要離開。
見扶昌要走, 周聽瀾忙站起身來:「扶昌, 你要去哪兒?」
扶昌沒有回身,周聽瀾聽見他輕笑一聲。
「自然是回到我應去的地方。」
周聽瀾不解,什麼叫他應去的地方, 難道扶昌與姚寧德、端王之間另有隱情?
扶昌的身影已然消失在遠處,因大殿上的行為,無人敢上前阻攔。
端王的死很快結束了這一切, 太子與謝澤川帶著將士們清掃剩餘叛軍將士。
天上的陰雲逐漸散去,幾縷日光終於衝破雲層,暖洋洋地灑在眾人身上。
周聽瀾坐在謝國公府書房,她低頭看著桌上將士不久前送來的信封,小聲嘀咕:「誰送來的?」
待她看清楚信上的名字,眉頭舒展,竟然是扶昌。
那日扶昌離開便再也沒人見過他,戰爭善後事宜頗多,她便將扶昌忘之腦後。
現下再看,扶昌的臉又迴蕩於周聽瀾腦中。
「他之前說我過幾日便能知曉原因,竟然是寫信給我。」
周聽瀾打開信封,開始逐字看去。
周姑娘親啟,敬稟者:
離別前,周姑娘曾問我為何要殺端王,我經幾日思索,決定留信一封告知你真相。
我本姓陸,名昌,而非扶,上京城人士,家父乃是宮中編撰。
不知周姑娘看見我的陸姓,能否想到些什麼,若是沒有也無妨。
十歲時,家中遭逢巨變,全家被判押入大牢,我因幼時身子將養不好,被母親送去江南養病,方逃過一劫。
待我聽聞噩耗後,偷偷回到上京城,想要再見一次家人,然而卻得知父母親族皆因受不住牢里私刑,枉死於牢中。
我不敢上前認親,怕官兵會因此追查到我,便暗中跟在運送屍體的車後來到亂葬崗,待其離開後方將屍體運出安葬。
父親本是名貧苦書生,因文章撰寫不錯被翰林學士尚書舉薦,方成為名小編撰,又幸運得陛下賞識,入宮撰寫文書。
他平日待人和善,我不知何人會與個小小編撰過不去,竟要讓其背負罪名,喪命於牢獄之中,我下定決心要為家中人報仇。
安葬完家裡人,我身上已無多少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