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這條路好長啊...&rdquo
她們前面是分局行政主樓,只需要上三個台階進入大門,再往左幾米搭乘電梯直達她所在的612或者七樓的專案組辦公室,全程不會超過一分鐘,遠嗎?
林煦原以為她可能是昨晚沒睡好導致情緒不高,現在看來她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對,&ldquo小滿...&rdquo
&ldquo走吧。&rdquo
司辰心沒去專案組辦公室,也沒去檔案室,她進了不常待的612。林煦在七樓看著她進去在裡面把門關上,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不放心的她給司月白髮了條信息過去。
---
專案組辦公室,周一例會,沈長風拍了拍手,&ldquo來吧,各位,都匯報下現在的進展,看看我們還有多少個坑沒填。&rdquo
&ldquo一組先,&rdquo他點了點旁邊的組員,&ldquo葉傑,匯報下關於盧明母親舊案調查的進展。&rdquo
葉傑是沈長風上周從省廳申調協助的人員之一,他負責當年盧明母親意外離世的案子,&ldquo我們調查了當年這起意外事故的所有檔案,死者韓淑蘭,死因確為頸椎離斷壓迫氣管窒息而亡,我們帶著當年的事故照片去了事發地。&rdquo
會議室大屏幕上,兩張對比明顯的照片並列,&ldquo左邊這張是當年出警拍下的現場情況,除了道路路況不一樣,事發地至今的布局沒怎麼發生改變。&rdquo
&ldquo這條路是韓淑蘭下班的必經之路,當時是晚上九點,這一片屬於在開發區域,監控攝像頭並不完備,沒有影像資料可參考,報警的目擊者稱當時韓淑蘭騎著電瓶車經過時速度很快,然後他聽到嘭的一聲,等他走過去時,韓淑蘭已經連人帶車掉在河灘上。&rdquo
葉傑切換圖片向他們展示墜車的位置,&ldquo如你們所見現在河道兩側依舊沒有設置護欄,當時是冬天,水道乾涸,河灘有接近四米的高度差,目擊者不敢貿然下去救人,所以第一時間報了警,等警察趕到現場時,人已經沒救了。&rdquo
&ldquo後期的事故調查員初次給出的事故報告是電動車的剎車失靈,加上路段坑窪,才導致意外發生,但是這份調查報告和最終呈現在結案報告裡的不一樣,結案報告中說的是韓淑蘭因為電瓶車行駛速度過快,在經過坑窪時車頭失控剎車不及時,才掉下河灘。&rdquo
&ldquo我們找到了當年在這裡面做文章的幾人,查了他們的帳戶往來,通訊往來,社交關係網,沒有發現能和譚振言重合的蛛絲馬跡,由於確實找不出具體的證據,譚振言的律師已經在給我們施壓了。&rdquo
沈長風問:&ldquo譚振言和盧明的通訊呢?&rdquo
&ldquo也沒有,譚振言的手機乾淨異常,估計事先早有準備,技偵那邊百分百複製了手機裡面的數據,沒有發現任何可供懷疑的疑點,他應該不止這一部手機。&rdquo
&ldquo付念的手機通訊記錄也沒問題?&rdquo沈長風問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