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寧一個對先生沒有過多要求的人,好不容易和胡宗憲磨合得很好,再加上胡宗憲很快將要外放浙江,朱福寧只要求胡宗憲在京期間一切照舊,這點要求確實不高。
嘉靖垂眸淡淡的掃過朱福寧一眼,朱福寧討好的沖嘉靖一笑,「良師難求。讀書識字知禮,我覺得胡大人很不錯。那只是對我。可是別人對裕王兄要求高,沒準胡大人都入不了他們的眼。」
此言不虛。
裕王這僅剩的一根獨苗苗,多少人盯著他,難免對裕王所有的事情要求都高了,這不算難以接受的事。朱福寧不想涉及其中,她只是要讀個書,不希望讀個書還要被人扒拉上。
「你怎麼說?」嘉靖將問題丟出,丟給誰不言而喻。
裕王一滯,好像和母妃說的不一樣,朱福寧竟然不反對。
可是朱福寧的要求,裕王轉向朱福寧問:「福寧不可以遷就兒臣嗎?」
哈,好大的臉。憑什麼要求別人遷就他?
朱福寧裝無辜的問:「求學之路,哪裡來的遷就。況且就算要遷就,也該是裕王兄遷就我。裕王兄該考慮如何勤奮苦讀追趕而上。想要後來者居上,須有這樣的本事,而不是要求別人留下等你。」
誰該等誰?
沒有這樣的道理。朱福寧都學了幾個月了,讓她停下來等裕王學好追上她,兩人再一道並進,裕王要不要聽聽自己說的是人話嗎?
朱福寧相當不高興的道:「父皇,我讀書是為知理明節,不是為了滿足誰。我才不要遷就誰。」
嘉靖眉頭皺起,他原以為裕王膽小,結果裕王說出的話,一瞬間讓嘉靖同樣也生出不滿。
誰給裕王的膽子讓他認為他想讀個書,朱福寧就要遷就他?
不是嘉靖小看裕王,朱福寧在這幾個月學到的東西,怕是裕王學個三年兩載都未必能像朱福寧一樣融匯貫通。讓朱福寧等他個三年兩年,好大的臉。
本來嘉靖未必不認為可以讓胡宗憲在京城的時間裡順便教教裕王,沒準胡宗憲是個不錯的先生,能把裕王教好一些,結果聽到裕王那一句讓朱福寧遷就他,嘉靖臉更冷了。
「書還沒讀呢,架子倒是擺上了。你讀書若只想讓別人遷就你,事事以你為先,書,你不必讀了。」嘉靖表態,更是不曾掩飾對裕王提的要求所生出的不滿。
裕王瞬間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解釋道:「父皇,兒臣不是這個意思。」
「朕聽著你就是這個意思。看來你是該好好讀書了。」嘉靖不聽裕王的解釋,只在心中下了決心,先前以為可以放一放,慢慢挑的先生,必須要捉緊,看把裕王教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了?
「父皇。」裕王慌了,萬萬沒有想到他的一句話竟然引起嘉靖這麼大的不滿。
「下去吧。」嘉靖原想把兒子叫過來,好好的看看,結果鬧成這般,嘉靖的心情相當不好。
裕王無法,他想解釋,架不住嘉靖不給他解釋的機會,他能怎麼辦。
再不聽話怕是又要再一次引起嘉靖的不滿。
一時間裕王的目光不由落在朱福寧身上,結果發現朱福寧坐在台上吃著正香,無一不在告訴裕王,比起他的戰戰兢兢,朱福寧悠閒自在著呢。
沒有人能夠不妒忌,尤其是在巨大的差異前。
「兒臣告退。」裕王沒有辦法,只能咽下心中不滿,朝嘉靖見禮退下。
嘉靖連多一句話都沒說,裕王再抬頭眼中閃過難過,又在下一刻狠狠的瞪了朱福寧一眼。
朱福寧同樣回了他一瞪,怎麼的,你要搶我先生,阻止我學習進程,我不答應不該嗎?
哼!朱福寧瞪還不算,亮出小拳頭無聲的警告裕王,敢在她面前得瑟,小心挨揍。
裕王都被朱福寧打了兩回了,朱福寧敢不敢打他早證明了。當著嘉靖的面朱福寧都無所顧忌,也不怕嘉靖生氣,這是裕王能比的?
無聲的交戰以裕王敗而結束,揮著小拳頭的朱福寧得意的勾起嘴角,結果嘉靖一個回頭捉個正著,朱福寧......
怎麼的,她又沒有做錯什麼,誰讓裕王過分?
朱福寧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該收回手,嘉靖盯著她,朱福寧莫名有些心虛,「裕王兄不喜歡我。」
小聲的嘀咕一句,嘉靖壓迫的視線總算移開了,「你們是兄妹,切不可相爭相鬥讓人看了笑話。他們越是想讓你們爭鬥,你們切忌不能遂他們的願。」
這個他們指的是誰,相當的籠統,卻也沒有說錯。
真正希望你好的人其實很少,一家子鬧出來的笑話,別人看了最是可樂,巴不得你們鬧。
朱福寧辯解道:「我沒想和裕王兄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