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1 / 2)

「來人,快來人。」官員嚇得連連後退,口中不斷地呼救,希望能有人對他施以援手。

可是,沒有一個人上前。

「啊。」磚頭迎面朝人砸下,一下一下,血肉模糊。

「嘔。」親眼看到這血淋淋的一幕,把不少人都嚇得一陣反胃。

「殺了這些狗官。」

有了第一個出面打死官員的人,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轉眼間堂內已然是血流一地,胡宗憲大驚失色,「公主,使不得啊公主。若縱容百姓如此行事,以下犯上,這天下怕是要亂成一團,再難平靜。」

可惜,朱福寧只當了聽不見的道:「按你的意思,該讓這些貪官結黨營私,強占百姓的田,炸堤淹百姓的地?你也在浙江為官多年,你只考慮到當官的沒有了活路,想過在你面前的這些百姓同樣也沒有了活路嗎?」

當官的人,都只考慮他們自己生死,全然不管百姓的生死,這挺對的?

胡宗憲是什麼樣的人,他有什麼樣的想法,朱福寧一清二楚。

正因如此,胡宗憲勸和,要的是朱福寧放過這些當官的。

朱福寧挑起眾怒,要他們殺上一殺,其結果如何,後世會怎麼評價她這個公主,無所謂。

總好過當了自己眼瞎,由著天下的人亂成一團,最後叫外族占了便宜,造成百年恥辱的好。

第108章 再議事殺得差不多了

胡宗憲想過無數個可能,以為朱福寧頂多會親自動手將浙江的官員殺一個乾淨。

可是,他絕沒有想到,朱福寧會做到這麼狠。

直接讓百姓們動手,讓他們亮出刀劍去殺那些他們怨恨,曾經無能對付的官員。

再一次,胡宗憲只有那一個字,瘋!

朱福寧是真的瘋了,她怎麼可以這

樣?

「公主,並非所有的官員都是貪官。」胡宗憲仍不肯放棄,哪怕看到一個個倒下的官員,他想為他們求情,想對他們伸手,可他不行。

「這麼些年,錯殺之民不計其數,百姓受苦的時候你怎麼不多攔著點?又為何攔不住?以令這入目的百姓皆滿是憤怒?今日民殺官時,你跟我說他們之中有很多是好官。胡部堂,此事我既開了頭,將來落得怎麼樣一個下場,我都不在乎。」沒錯,朱福寧知道確實其中未必不會有誤殺,那她也認了。

將來如果有人要找她報仇,要她償命,各憑本事。

胡宗憲瞪大了眼睛,也意識到朱福寧的堅決。

他是勸不住的。

「公主沒有想過,或許會有人也企圖藉此機會對公主不利。」胡宗憲對拉不回的朱福寧不得不提醒。

朱福寧要清洗浙江的官員,就不怕浙江的官員也會趁機要她的命?

「那就看是他們先死,還是我先死。」朱福寧無所畏懼,她倒要看看,到最後,到底鹿死誰手。

後世記載,嘉靖二十九年,浙江暴亂,江南官紳死傷無數,自此,江南文脈由盛轉衰,再不復前勢。

而此時的浙江宛如煉獄,曾經高高在上,視百姓為芻狗的大明官紳,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無數的百姓拿起鋤頭菜刀,沖入平日無所作為,欺壓百姓的官員家中,哪怕想跑,怎麼跑,出動的百姓不可能讓他們跑。

同樣的一幕幕發生在浙江的各部縣衙,不是沒有人去喊兵馬入城戒備,保護各地官員。

但各地的官兵統一收到調令,只要百姓不出城,由他們殺。

江南的官員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不是沒有人想過幾家聯合在一起,一定可以對付一眾鬧事的百姓,卻忽略了一點,到底是他們當官多,還是百姓更多?

一城的百姓集聚在一起,他們認為官中的奴僕再多,又怎麼可能比得上百姓。

這樣的暴亂持續了五天,第五日後,所有的官兵入城戒嚴,一聲一聲的警告聲傳來,「大明福寧公主令,貪官已誅,從即日起各自歸家,若再有趁機犯上作亂者,殺無赦。」

自然是有人不信邪的。

好不容易在這幾天隨便鬧,他們終於像個人樣的活著,難免生出要繼續像一個人一樣的活著。

當兵的怎麼了?當官的他們都一起把人幹掉了不是嗎?

藉此,各地開始揭竿而起,但是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點,各地不管怎麼鬧事,城在大明兵馬的手裡,還有錦衣衛,東西兩廠的人在,糧食等都有他們把守,而且不許任何人出城作亂,保證了每一座城都在大明的控制之下。

是以,作亂?

從兵馬喊出讓人收手的口號開始,想冒頭的人剛喊出不服,要跟兵馬乾上一架,下一刻,身首異處。

誰不怕死?

不過是當兵的不管,朝廷不管,也是朱福寧想借百姓之手殺一殺這些當官的,才會沒有人動,此時隨朱福寧一聲令下,敢再鬧騰,那就是謀反,謀反,不殺留著過年嗎?

意識到反對朝廷和殺官的完全是兩碼事,再也沒有人敢出面。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