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桐只能說方向感還行,但是畢竟畢業這麼多年,高中地理知識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什麼風化、堆積感覺只是聽過,但具體怎麼來的她一點都想不清楚了……
感覺雲里霧裡的,但是她還想聽明白點,於是又問:「這一整個形成過程應該是怎樣的呢?你再給我講講。」
陳葉回答她:「祁連山大峽谷的岩石質性堅硬但易脆,所以就會容易產生裂隙,這樣的話水分就可以滲透進這些裂隙中。這種岩性特點就會使岩石在強烈的晝夜溫差下發生凍融作用,最終破碎,最後破碎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堆積,就形成了這種地貌?。」
楊桐挑眉:「你回答得,很像在做一道問答題,滴水不漏。」
雖然她聽不懂,而且她也不是批卷的老師。
她決定,這幾天裡不管陳葉做什麼她都不問了,欣賞一下他工作的模樣得了,畢竟隔行如隔山,她不應該去嘗試了解的。
不然這不懂裝懂的樣子,顯得她很白痴。
她對陳葉強擰出來一個笑容:「咱們繼續往前走吧。」
她邊走便回想,她突然間什麼都想起來了,高中的時候老師就愛點名讓同學起來分析地貌的形成過程,自然地理就是她的噩夢啊!!!!!!
她拿手的一向都是人文地理,這一次是她第一次嘗試拍自然類的紀錄片。
救命,她的紀錄片裡還是不要有這些地理知識得了……
但是好像還不能完全沒有……總會涉及一些的吧……
算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吧,遇到了就問陳葉吧,反正這裡有一個現成的專家。
………
兩人又沿著一條清澈的溪流前行,潺潺的流水聲在耳邊奏響,溪邊的石頭被水流沖刷得圓潤光滑,眼前泛黃的樹葉蕭蕭落下,常青樹們依舊生機盎然。
楊桐有種自己是來郊遊的錯覺。
其實,自然地理也不光只是知識吧,有時候,看見的比記住的要深刻得多。
她突然覺得,她可以為西北雪山的美景心動一輩子,真的。
「等等!」她叫住陳葉。
「怎麼了?」
「我想飛個無人機……影響趕路嗎?」
陳葉笑笑:「飛吧,不差這幾分鐘。」
「OK OK!!」
******************
他們繼續往前,隨著腳步的邁進,地勢逐漸升高,周圍的景色也開始變化。
草地慢慢被低矮的灌木叢取代,秋花星星點點地散布其中,美得很自然。
當他們深入山區,高大的針葉林遮天蔽日,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地上厚厚的松針像柔軟的地毯,每走一步都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陳葉抬頭望向樹冠,眼中透露著敬畏:「這些樹木的生長狀況也能反映出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通過研究它們的年輪,我們可以了解過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裡的氣候變化情況。」
說著,他拿出一個特製的工具,在一棵倒下的樹幹上小心地取下一小段年輪樣本,放入保護盒中。
楊桐不明白,光是研究年輪就能研究出這麼多東西。
她突然對陳葉是個研究員有了實感,果然相處得越久,對一個人的了解才能越全面。
之前所看到的陳葉都是比較生活化的一面,現在親眼看到他工作,說實話,其實是她想像中的模樣。
專注,又一絲不苟。
繼續前行,山路越發崎嶇陡峭,空氣也逐漸變得稀薄。
楊桐開始感到有些吃力,腳步逐漸沉重。
陳葉見狀,主動放慢了腳步,不時回頭關心地詢問:「怎麼樣,還能堅持嗎?如果不舒服一定要告訴我。」
剛說完走了兩步之後,他就停了下來。
他從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塊能量棒遞給楊桐:「吃點補充體力,然後我們休息一會兒。」
楊桐接過,聲音很低地回了一聲「好」。
她確實有點累了。
跟著陳葉走,她明顯感覺比上次自己走快了很多,不然他們進度也不會那麼快。
如果是換成幾天前的自己,她肯定撐不到現在,說明陳葉的訓練還是有用的。
陳葉找了塊空地,從包里拿出墊子,然後讓楊桐坐下。
自己則坐到她旁邊,也拿了塊能量棒出來吃。
「大概還有三小時日落。」他告訴楊桐。
也就是說,他們最多還有三小時的趕路時間,還必須在這些時間裡找到合適的紮營位置,最後趕在太陽完全落下去之前,把帳篷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