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凌眼睫動了動,忽然驢唇不對馬嘴地回了一句:「我看到了你的答卷。」
「一條鞭法,確實是一個極妙的法子。」
他讚賞的語氣聽不分明,質疑的話倒是實實在在:「不過你確定此策適合在殿試上答策問?確定能說通那些老頑固推行?」
安蘊秀沉吟片刻:「此策,只是為了讓我得到會元的頭銜罷了,推不推行皆與我無關。」
「如此良策,不推行豈不可惜?」
「所以,殿下到底是想推行還是不想呢?」安蘊秀神色微妙地看了他一眼,「您不會還存著收我入麾下的心思吧?」
「確實如此。」
宿凌並未隱瞞:「方才你也看見了,除了那個文吏,還有許多旁的勢力想要拉攏你。初入官場想要獨善其身屬實不易,尋機結盟未必是件壞事。而你最終選擇了我為引薦人,是否證明,我還是較得信任的?」
「非是我選擇殿下,而是殿下脅迫我。」
安蘊秀也不與他虛與委蛇,直言道:「實不相瞞,我並非抗拒結盟。只是之前殿下隱瞞身份,我不知底細不敢輕易託付;如今麼,無詔進京的野心藩王似乎更危險了。」
宿凌卡了殼,他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被安蘊林堵死了。
他輕嘆一聲,耐心解釋道:「戶部本就在籌劃著名改革稅制,用作會試論題不過是先在學子們之間造勢,你的策論與新政不謀而合,來得正是時候。戶部尚書宋鴻卓時任內閣首輔,見了你的策論驚為天人,為此力抗洪家,這才拍板定了你為會元。」
「所以推行此策勢在必行,殿試也絕對繞不開這個話題,你這個策論執筆者與之割裂不斷。屆時,既得利益者反對改革,你定會被推上風口浪尖。」
宿凌目光轉向她:「所以,你若不趕緊尋個靠山謀劃全身而退的計策,方才那些找上門來巴結奉承的就會變成奪你性命之人,這回可不僅僅是洪家。」
「勞煩殿下剖析利弊與我詳談。」
安蘊秀神色依舊未變:「可殿下似乎忽略了,我在臨州舉步維艱的時候,就知道京城是更大的潭虎穴。最終決定赴京趕考,對於自己會面臨什麼早就做好了準備。那個時候,我可不知道會在路上遇見您。」
「就拿這件事來說,殿下怎麼知道我沒有留後手用以全身而退呢?」
第16章四方交鋒
周圍一時寂靜,燕舜恰在此時敲了敲馬車:「殿下,宮門前似乎有人在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