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灣大隊山多水多旱地少,村里就在一些緩坡上都修了山地,種些土豆、地瓜、花生、苞米。
再往上還有上上任大隊長帶人種的一大片果樹,只是技術不到位,果樹品種也不太行,種出來的果子又小又酸,沒有單位願意收,後來也就沒再留人打理。也就是在果子成熟時,村里人會上去摘果子回家吃,吃不完的曬成干,膽子大的就送到市里黑市換成錢。
供銷社有時候也會收一些,但價格太低,村民們也不太願意賣。
倒是村里平地上的田地因為離水源近,大部分都做了水田,每年也能收不少稻子,因土地肥沃、水質好,每年都有上面的人來收,村里人倒是不太能吃得到。
帶殼的花生是昨天周三爺去市里農資站拉回來的,除了花生,還有黃豆,這些都是要先剝出來再種。
老知青點前幾天抓走仨,昨天跑了一個,用牛車又拉走一個,今天過來大隊部剝花生的只剩下八個知青,加上新知青點的十個人,一共是十八個人。
兩人分一麻袋花生,九麻袋都剝完每人給算四個工分。
程妍一聽就不太願意了,「剝一麻袋花生才給四個工分?大隊裡的隊員也給這麼少嗎?」
劉會計笑眯眯地道:「嫌少可以不干,農閒時大家都在家裡沒事兒干,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
立即有老知青在那喊:「劉會計,我不嫌少,她不干我干,我自己一天能剝一袋子。」
「對對,我也願意干,這就幾袋花生,新知青不愛干,我們幾個老知青都給包了。」
劉會計笑眯眯地看著程妍,「程知青,你看吧,你不想干,自然有想乾的人。」
還欠花忍冬的八十塊錢,程妍自知目前整個知青點裡,最沒資格說這話的就是她。
混蛋!這一忙起來,連寫信回去,讓家裡給寄錢都沒時間。
自己帶來的五十塊錢就這麼都沒了,還倒欠花忍冬八十,她的心就在滴血,還不知道要怎麼和家裡解釋錢是怎麼沒的。
但沒錢吃飯也是真的,最後只能悻悻地坐到麻袋旁。
剝花生不是多難的活,但是它費手,老知青干慣農活,手上起了老繭還不覺得如何,新知青幹了一會兒就受不了了。
程妍幾個新來的女知青才剝了十幾個,就眼圈紅紅地嚷著手疼,有手絹的就把手絹拿出來墊在手上剝,沒手絹的就用衣角墊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