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閨女受委屈了,回頭一定要好好說說他老沈頭韓婆子,辦的都是啥事。」
過往的大娘嬸子們都安慰著沈南星。
沈南星一副才明白過來的樣子:「我爸每月寄回來的錢再多,也抵不過爺奶叔嬸對我的養育之恩。我拖累他們這麼些年,又沒聽他們的安排嫁到金家,可能爺奶對我失望了,不想要我這個孫女了吧。」
有人就問:「你爸每月還寄錢回來?寄多少?」
村里人沒啥邊界感,尤其是提到錢的事兒,就恨不得打聽清楚誰家幹啥工作掙多少錢。
沈南星仔細想了想,非常誠實地說:「我還在城裡的時候,我爸每月寄5塊錢給我爺奶養老……」
哦,那應該是小南她外公家還沒出事的時候,那這五塊錢就是大兒子孝敬給二老的錢。
說閒話的村人忍不住在心裡算數,沈成山去省城上學,又結婚,大概也就是56年還是57年的事兒,那時候一月寄回來5塊,那可真真不少,在農村這裡夠一家子吃喝不愁的。
「後來把我送來鄉下叫爺奶照顧,一個月就給寄15,到我開始上學就給寄20……」
小南是66年被送回來的,回來一開始那兩年沒上學,一月15一年就是180,後來小南跳級上的初中又考上高中,20一月一年240,這樣算下來,光是那幾年就給寄回來兩千多!!
難怪!
難怪韓金花那老婆子整天哭窮,說家裡多難過,卻叫小南這丫頭一口氣上到高中。
感情不是因為疼這閨女,是有錢拿啊!
「我前兩年病重回省城,又插隊回來,我爸好像就開始每月給寄30……」
天爺啊,一月30一年就是360,這閨女插隊回來又有差不多三年了,那就是又一千多!
加上之前的,三千好幾!
三千好幾啊!
巨款中的巨款。
別看這村里人上學少,也就前些年村里開掃盲班學了幾個字,可簡單的算數大家都學的好著呢,學不好算數記工分你吃虧,分糧分肉分錢你還吃虧。
村里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六七歲的毛孩子,基本算數大部分人都會。
算出來這數字的村里人,一個個眼睛幾乎滴血。
「這些都是我爸打電話給我說的,但具體寄了多少,我也不清楚,想著總不會有假的。匯款單都是寫的我爺奶的名字,他們到縣裡領的。」沈南星很誠實地說。
到縣裡去領的?
為啥去縣裡呢,公社可也有郵政所呢,還不是怕村里人知道。
錢寄到縣裡,他家老三就在縣裡,拿了匯款單,去領了錢,村里誰也別想知道。
「真寄這麼多,你爸工資才多少啊,就寄三十回來。」有人不信。
「以前不是說在機械廠,具體是幹啥的,這機械廠職工工資也沒這麼高吧。」
沈南星依舊實誠:「我爸可不是普通職工,他是咱們省城效益最好的機械廠的副廠長,一個月最少都有一百多工資,年底獎金更多,我爸後來娶的阿姨,也給她找了工作,隨便拿五六十的工資不在話下。這還不包括單位發的其他福利呢,每月發的雞蛋罐頭餅乾,吃都吃不完,不過……阿姨又生了弟弟,弟弟還小,東西都緊著弟弟了。」
奶奶韓金花是個謹慎人,財不外露,大兒子的工作職位也不往外說,她可不得好好幫著露一下富麼。
說著,沈南星還一臉悵然,露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我奶不叫我提我爸的事,說都是我拖累了我爸。」
村里人卻已經驚呆了。
乖乖啊。
沈成山兩口子一個月光工資都能有二百塊?
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你奶不叫提你爸的事,那可不是因為你拖累了你爸,是在防著咱們村里鄉親們呢。」立刻就有人哼道。
又有人說:「你爸給的這錢,肯定是有你的撫養費,你在農村一年也花不了十塊錢,就按一年十塊錢算,這麼些年總共也要不了一百塊。剩下的可有幾千塊啊,你結婚,你爺奶就沒說給你添點嫁妝?」
邊上談家悅立刻說道:「小南姐跟我三哥結婚,啥也沒有,就身上那一身衣服就嫁過來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