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瑄見狀,心知額娘是會錯了意,過於擔心她,便一一解釋清楚了,但也沒有說具體的措施,並非是她不信任額娘,只是她不願意增加泄露的風險,也不願意牽扯額娘。
隨即,烏拉那拉氏便放下心來,和弘暉與璟瑄一起,美美吃了頓鍋子:鮮美的牛羊肉配上清新的葉子菜,裹滿麻醬,別提有多熨帖!
吃完後,璟瑄喝了杯桂花紅茶消食,披上一件梅花披風,悠閒著去了皇太后宮裡,至於康熙和德妃處的,則是遣小太監去送的。
「老祖宗,曾孫女這麼多天沒來,你怕是都把璟瑄忘了。」璟瑄惡人先告狀道。
「哀家看,是你這個小靈精,不知道去哪裡野了。」皇太后倒是很受用,慈愛地與璟瑄聊著。
「看,重孫女給您帶什麼好東西了。」璟瑄揮了揮手,小太監便把壽康宮小廚房,剛剛炒好的菜端了上來:菠菜炒蝦仁,上湯娃娃菜,還有一個涮菜的鍋子,旁邊碼著一堆鮮亮的青菜。
旁邊的蒙古嬤嬤烏仁大喜:「這幾天,太后都沒什麼胃口,不想格格竟如此有孝心。」
說罷,太后便已經開始用膳,每個菜都用的不少,尤其是那個涮菜鍋子,她添了些牛肉,吃得食指大動。旁邊的宮人更是喜笑顏開。
太后心情不錯,璟瑄又有意哄她開心,壽康宮內一片歡聲笑語。
而此時,一個明黃色的身影出現——
第11章 加官進爵:一出手便是縣主?
來人正是康熙,她的皇瑪法。璟瑄連忙放下筷子,起身行禮。康熙極重孝道,進門便先給太后問安,順帶掃了一眼桌子上已經用了大半的膳食。
「給皇瑪法請安,祝您福壽安康。」璟瑄十分恭敬行禮,雖然之前也曾經常派人給康熙送東西,刷新好感度,但是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見過康熙——
畢竟那些宴席上,憑她一個多羅貝勒格格,也只能坐在較遠的地方。
「免禮平身。」康熙揮了揮手,打量著他這個老四家的孫女。
老四近些年一直勤勤懇懇辦差,卻是時常面無表情的,不想這個小孫女,倒是眼神清亮,靈動活潑。
之前便折騰出來不少吃的,時常孝敬他與太后,可見老四家的教養得好,這個他親自賜名的龍鳳胎孫女,是個有孝心的。
早先她在御花園那裡餵魚,他便瞧見過,是個有福氣的胖丫頭。至於那個嚼舌根的小答應,他後來也是沒有再宣了:龍子鳳孫,豈是她能置喙的?
康熙近來也是沒有胃口,年關已近,各地的請安摺子都遞了上來,這個問候他過年好,那個請求朝廷多支援些銀子,還有些告狀的、彈劾的,甚至還有雞毛蒜皮也要和他說的——法雨寺主持圓寂了。
皇上,您最近好嗎?好嗎?好嗎……
還能怎麼辦?只能耐著性子回復,朕安,朕安,朕安……
康熙用了些糕點便繼續批奏摺了。旁邊的太監宮女也是十分焦急。梁九功也是跟著康熙的老人,自是心疼主子,便讓人呈上來了幾個清炒小菜。
「哪家送來的?是老大還是太子?」康熙是一個精力旺盛的皇帝,他對於手下人動向的把握也是一直在線,早就知道暖房種的還沒長出來。
不然皇太后也不至於一直沒有胃口。他已經令人多種些了,只是暖房的產量有限,耗費頗多,身為天子,享受萬民供奉,自然也不能奢侈太過。
「是四爺家的璟瑄格格送來的。」梁九功笑道。
「是個有孝心的。還剩多少?」
「還有四大筐。」
估計這丫頭得了這些便都給了他,這可不行,還是他親自給太后送去吧。於是派人抬著兩筐,來到了壽康宮。
誰曾想,一進門發現這個丫頭也在,再看看桌子吃的這些綠葉子菜,康熙還有什麼不明白?怕是太后處不只是有,還得比他多吧!
只是,老四近來不在京城,老四家的又一直頗為勤儉,何處得來這麼多綠葉子菜?
怕不是有心之人想拿此事做文章?康熙已經開始頭腦風暴了——畢竟當皇帝的都有點毛病,不是疑心病就是被害妄想症。
「璟瑄呀,這許多,都是你種的嗎?」康熙試探道。
璟瑄見此,心知康熙這是有想法了,之前準備抱太后的大腿,但是鹽鹼地還沒有出結果。
既來之,則安之。眼前不是有個更粗壯的大腿嗎?全大清最有權力的男人,她的親爺爺,康熙是也!索性送他算了,就當是保護費吧……
璟瑄笑得格外燦爛,是那種任誰看了都要牙疼的甜:瑪法,這是璟瑄送給您的新年禮物!
隨即,她便將大棚的事情向康熙悉數道來,當然,其中的關鍵技術不方便在此處講,人多眼雜,她過後會以奏摺的形式遞上去。
「好!好!好!」康熙連著說了三個好字,不僅是驚喜於,這個不耗費過多炭火便能種植綠葉菜的暖房,更是對其中用到的改進的玻璃:琉璃廠,怕是要變成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