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寧很想說「你歇歇罷」,但她也知道,此刻璟瑄已經沒有退路了。
因此,這話她終究沒說出口,只把女兒發間歪斜的碧玉扁方扶正:「開春後去景陵祭拜時,記得給你皇瑪嬤供上她最愛的奶酥餑餑。」
*
街上的報童賣力吆喝著:
「號外,號外,萬歲爺禪位給福安公主了!」
「新出爐的《京城日報》,走過路過,都不要錯過!」
「特大消息,特大消息,特大消息!!!」
包子鋪前,穿藍花襖的婦人擦了擦手,掏出五個銅板:「給我來一份。」
幾個食客也湊上前看,一位老秀才擱下手中的梅乾菜包子,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
「林秀才,萬歲爺當真禪位了?」
「咱們萬歲爺這才即位幾年,怎得就突然讓公主幹了?」
這些年百姓們生活得很好,他們經常看報紙,對於公主的一切也都了解。
他們關心的只有萬歲爺的身體,對於公主要當女皇帝這件事,他們卻是接受良好的。
這全都得益於這些年的變革——林秀才雖然屢試不第,他女兒卻得以入朝為官,光耀門楣。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各行各業也開始大量招收女子做工,尤其是有學問的女子,更是被商戶們青睞。現在的人們,都以讓女兒上學為榮。除卻做官之外,聘請女子做帳房、做織娘、做女護衛的比比皆是。蓋因此事不止光榮,還能讓這些商戶減免稅賦……
這確實需要大量的錢財,但公主在東瀛的白銀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國庫的銀子多的數不清,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
他們早就盼著公主也能做皇太女,就如同那西洋人一般,以後也做個女皇。
這樣,東瀛的銀子,便也是大清的銀子了。
至於朝臣們,他們哪裡又敢有什麼意見呢?畢竟當今並非聖祖爺那樣好脾性的,每日都有數不清的公務,年底又要考核,他們已經是自顧不暇了。
什麼?你說你要撞柱自盡?你前腳以死相諫,後腳女官便能頂了你的位置。尤其是揚州女子學堂里出來的這些,她們可都是刀山火海里闖出來的,便是比起朝中的男兒,也絲毫不差。
雍正帝大權在握,公主簡在帝心,便是呼聲最高的四阿哥,也早就跟在公主身後,為公主辦差。
有什麼好爭得?不如想想,怎麼把自己閨女、孫女培養成才,這才是正道。本來要派去聯姻的那些,也都紛紛改了主意——可不能白白便宜了別人,都留在家中苦學,做不上官再考慮嫁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消幾年,各地都出現了女學,女子求學的也已經蔚然成風。
*
瑞腦消金獸。
養心殿內,香爐騰起裊裊青煙,夕陽穿過窗戶,將胤禛案頭那方雞血石鎮紙染成暖橘色。
他親自在上面刻的「勤政親賢」,準備
胤禛摘下西洋眼鏡,笑著將奏摺堆里藏著的食盒推過去:「這是御膳房新做的點心,你小時候總偷吃,吃不完的就跑去餵錦鯉,偏你皇瑪法慣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