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歌》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歌謠中有大量的曆法知識,這類知識往往很深奧,和天上的星象有關,青南不認為十二三歲的孩子能懂得其中奧妙,只是教他們詠頌而已。
知識便是這樣傳遞,趁著年幼記性好,去大量詠頌,去記憶,當長大後,會逐漸明白其中的意義。
聰慧的人能很快領悟,不夠聰慧的人也能了解皮毛,因此受益。
池苑的荷花盛開,幾隻青蛙呱叫,耳邊還有蟬鳴,翠綠的柳樹迎風招展,羽原的兩個弟弟在池畔詠頌《歷歌》,他們和不來,各據一處。
兩人容貌長得近似,個頭差不多,像一對孿生兄弟。
青南坐在白席上,時而聽學生詠頌,時而用骨刀削竹片,有人詠錯了,他會出聲糾正。
「羽爭,不是『星有十』,而是『星有七,似木斗』,重頭詠頌。」
羽爭蹦起身,踢掉腳邊的一顆石子,他臭著臉:「又重頭開始,我不誦了!」
羽爭是羽原的三弟,生性最頑劣,他扔下這句話,便跑去爬樹。
青露一直侍在青南身旁,見羽爭攀爬樹木,他默默跟了上去。
那是棵桃樹,樹枝並不粗壯,桃樹下就是水池,不小心會掉下去。
羽爭像猴子一樣敏捷,攀在高枝上,他剛上樹,樹上的蟬就傳出一陣悽厲而激烈的叫聲,看來已經被他逮住。
「叫得我耳鳴,看我拆掉你的翅膀,把你掰成兩段!」羽爭坐在樹枝上,盪著兩條腿,正在摧殘鳴蟬。
青南傳授羽原的兩個弟弟《歷歌》,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他早發現二弟羽正的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三弟羽爭好動,根本坐不住。
「覡鷺,我已經全都學會了。」
羽正走到青南跟前,他的姿態神似他兄長,雙手叉腰,仰著下巴,粗野又無禮。
撫摸竹片,觀察它的厚薄,青南頭也沒抬:「詠頌一遍。」
清清嗓音,羽正將《歷歌》從頭到尾詠頌,歌謠非常長,他一字不漏,記性不錯。聲音洪亮,咬字清楚,詠唱時抑揚頓挫,頗為悅耳。
「怎樣?」
羽正仰起頭,模樣驕傲。
「不錯。」
青南放下竹片,坐正身子,看向羽正,他繼續說:「你只是記下如何詠頌,對詠頌的到底是何物何事一點也不知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