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養重騎兵都費勁兒,別提吐蕃了。李令月在將吐蕃降兵與她的親兵整合過後,重騎兵在騎兵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如今,李令月一行人身在戰國,沒有製作火藥的原材料來源,火藥用一分便少一分,自然每一點都要用在刀刃上。在李令月看來,對付趙國軍隊,用騎兵就足夠了。
戰國時代,由於馬鐙、馬鞍等物尚未出現,騎兵在戰場上起的仍然是輔助作用,尚未發展成熟。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提到,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出動了兩萬五奇兵與五千騎兵去斷絕趙軍的糧道。
這裡的五千騎兵,便是作為輔助其餘兩萬五奇兵的存在,並未單獨成軍,更非對抗趙軍的主力。
連強秦都是如此,其餘諸侯國又能養得起多少騎兵,能發揮出騎兵幾成的實力來?
而李令月一行人,非但武器比趙軍精良,更有著兩萬二輕騎兵與八千重騎兵。只要李令月一方能夠誘使趙軍出城決戰,趙軍絕不是這支騎兵的對手。
陳茵細細聽了李令月的布局安排,而後道:「難怪主公說,這次的主力不是我們。主公說得對,對付趙國,的確不需要用到火藥。」
她是步兵營的,她已然知曉,他們此次的任務是協助騎兵。
李令月盯著她的臉看了兩眼,道:「說來,上次那趙國使者對女子很是輕視呢。原本他來的時候,還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在發現我這個統帥是女子後,一下子就鬆了口氣。」
見陳茵面上露出憤憤之色,一副為自己鳴不平的樣子,李令月笑了:「傻阿茵,這有什麼好生氣的?我巴不得所有的對手都輕視我們,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他們既然輕視女子,那咱們便好好利用這一點。阿茵,你帶領先鋒部隊與他們交戰,佯敗後,將他們引到騎兵所在的地方,咱們將他們的大軍一網打盡。」
李令月所制定的策略,便是儘可能讓己方在零傷亡的情況下,獲得此戰的勝利。
唐軍有著先進的武器與戰鬥意識,李令月從不覺得自己的軍隊會打不過戰國時期這些各自為政的諸侯。只是,她既帶著他們來到了此處,就要儘可能將所有人全須全尾地帶回去。
陳茵又道:「主公,若是趙兵投降,咱們要接受嗎?」
「咱們語言不通,便是他們想投降,你們聽不聽得懂他們的意思還是兩說呢。」
李令月小小開了個玩笑,而後正色道:「接受趙國降兵,對咱們來說毫無用處。他們若明確流露出投降之意,你們便將他們綁了,讓趙國拿糧食來贖人。趙軍都是趙國的百姓,總有人願意用糧食換自家兒郎的性命。」
「若是沒人來贖,咱們也不養閒人,只管將被俘虜的趙兵扔去秦國或者燕國邊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