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循儼親眼看著一些傷病拼著滿身的傷,都要繼續前行時,他不由為這種精神而震撼。
這是一群不怕死的人,他們仿佛感覺不到疼痛,他們以戰死為榮!
當李令月得知尉遲循儼的想法後,開口道:「這很正常。他們是一群有信仰的人,他們相信戰死的人能夠升入天國。」
除此之外,《古蘭經》中規定,4/5的戰利品歸前線的戰士所有,1/5的戰利品歸後方人員,這也是激勵戰士們拼死作戰的一種方式。
注重精神的人,會為了升入天堂而殊死拼搏,注重物質的人,也會為了得到更多的戰利品而奮勇作戰。
阿拉伯帝國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從一盤散沙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帝國,自然是有原因的。
正因為阿拉伯戰士是這樣一群狂信徒,他們才會屢屢以少勝多,成為讓許多人都覺得棘手的存在。
大唐的士兵,曾經也像阿拉伯大軍那樣勇猛無畏。貞觀年間,每一個奮勇作戰的士兵,都能夠得到豐厚的賞賜與土地。
但自從進入永徽年間以來,隨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許多士兵即使在戰場立下功勞,也得不到什麼土地了,這無疑讓他們的作戰積極性有所下降。
好在後來,李令月開疆擴土,並在新開闢的疆域上對有功的將士們進行封賞,才暫時將這個問題掩蓋了過去。
這個念頭,只在李令月的心中停留了一瞬,李令月便將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當前的戰局上。
無論如何,現在從阿拉伯軍隊的鐵騎下保護好北天竺,才是最重要的。
李令月正在思考著退敵之策,卻聽到身旁的尉遲循儼說道:「有信仰又如何?他們有他們的信仰,我們也有我們的信仰,我們也有絕對不能輸的理由——」
李令月一抬起頭,便對上了尉遲循儼熾熱的目光,她頓時明白了他話語中的「信仰」指的是什麼。
尉遲循儼道:「有您在,我們便無所畏懼!」
第163章
這種信任,從尉遲循儼的身上,毫無保留地傳達給了李令月。
李令月勾了勾唇,道:「孤可以向你保證,孤不會輸,我大周一定會贏。阿拉伯人膽敢侵犯我大周的領土,他們也必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隨著阿拉伯大軍摒棄了戰象,他們的騎兵總算是能夠在恆河平原一展所長。
儘管李令月給阿拉伯大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因為雙方兵力過於懸殊,她只能儘量延緩阿拉伯人攻入北天竺的步伐。
到了第十二日,阿拉伯大軍終於化整為零,散入了恆河平原,開始肆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