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兵力不足,也不夠強壯。這次力戰夫倉和北安,又損失了不少將士。
不趁著這個時間練兵,下次敵人再打上門怎麼抵擋?
可笑那些文官,還說什麼大閩上下一心,下次敵人再打進來,再來一個全民動員保衛河山的運動。
真是腦子傻了,他們只看到了最終結果,卻看不到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出的巨大犧牲。多少人犧牲了一切,才保住了家園。結果卻被這些文官作為打壓對手的武器,自己兩片嘴唇上下一碰,什麼都沒付出,但好處全被你撈走了,憑什麼?
第二百九十三章 求親的人真多~
而且當將士們的心被寒透,這番殊死搏殺換來的卻是打壓和卸磨殺驢,下次還指望他們為這些人犧牲?
承安帝也深知不能寒了這些將士們的心,但也確實怕武將們權勢變大會影響到他的統治,左右為難起來。
這個時候,胡大人和田大人等一班臣子站了出來,開始為武將們說話。
這次大閩贏了,但兵弱的局面並沒有改變。
這樣的全民抗敵驅寇,下一次也很難再模仿。守衛大閩邊關,仍然得靠這些將士們。
而且許多大閩仁人志士和百姓,為了支援前線掏空了家財、付出了性命。我們應該感謝這些人,而不是想著下一次還是要他們傾囊付出。
擁有這麼可愛的子民們,朝廷應該要想辦法給他們安寧太平的生活。只有兵馬強壯了,朝廷和百姓們才能真正高枕無憂,不用擔心敵國隨時來犯。
當然,這並不是說武將地位就凌駕於文官之上。
武將依然會受到文官節制,但加強練兵、鞏固邊防這塊不能鬆懈。
別認為現在和談了,就真的太平了。
即便夫倉、北安損失慘重,但大閩情況也不容樂觀。而且西部還有一個西榮,這次只有他們沒參與到戰爭中來,實力只怕是諸國最強的。
只因為大閩全民抗敵驅寇的運動高漲,他們懼怕了,暫時放棄了攻打西部。可我們只要稍加疏忽和鬆懈,豺狼就會露出獠牙。
胡大人和田大人等人的說辭,打動了承安帝。
魏階也站出來表示支持。
強敵環伺,我們剛贏得了大戰的勝利,理應齊心來建設這個國家,讓她變得更為強大。而不是剛穩下來,就來個窩裡鬥,進一步消耗我們自身。
承安帝認為他們說得甚是有理。
又問張慎來和崔行的意思。
崔行自然不希望文官陣營的地位會受到挑戰,但現在他所代表的已經不只是文官的利益。
西部這仗沒打起來,但加強練兵鞏固邊防,也是在強化他的勢力。
只是他怕開了這個頭,後面就很難控制住了。
所以崔行自身也陷入了矛盾中,沒有完全想清楚,所以也沒強勢表示反對。
而張慎來,身為當朝首輔,文官陣營是以他為首的。站在自己立場上,他當然要維護文官陣營的優勢地位。只是經過這些年的教訓,站在整個王朝的立場,他還是認為大閩強兵迫在眉睫。
想要強兵,那就得適當提升武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