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齊國士人還有什麼話,儘管道來。&rdquo
&ldquo喏。&rdquo酈壬臣想了想道:&ldquo方才小人只回答了離開齊、鄭的原因,並未談及兩國要政。&rdquo
她察覺到漢王的目光正盯在她頭頂上,似乎是在認真傾聽,也似乎是在探查她。
兩人這時坐的近了,在這樣的視線下,酈壬臣心中莫名有一絲緊張。
因為有些人的目光,天生就令人覺得有威壓感。
酈壬臣更深的俯首,繼續道:&ldquo齊國之政,問題不光在&lsquo使民以時&rsquo,更在於應當如何配置資源,這才是齊國亟需要解決的事,可是,小人還沒來得及再次向齊王建議,他便已不能容小人了&hellip&hellip&rdquo
劉樞頷首,沒有打斷她,示意她說下去。
以劉樞識人的毒辣眼光,已大概看出酈壬臣是有些見識的,哦不,不僅是有些,而且是見識非凡。
只可惜,她是高傒的人。
與此同時,酈壬臣也悄悄察覺著漢王那不冷不熱的神情,心裡還是不太有譜,漢王對她的態度到底有沒有轉變,她不敢定論。
於是她繼續說下去:&ldquo而鄭國之政,小人認為,在於國君沒有警戒,遠離誘惑,鄭伯或許無法明白,做國君的,雖然富有一國,但卻不是國家的什麼都可以據為己有的,其中的分寸,是國君必修的原則。&rdquo
劉樞道:&ldquo這些話,你也沒來得及告訴鄭伯嗎?&rdquo
酈壬臣卻搖搖頭,&ldquo非也。小人沒有向鄭伯說出這些,並非沒有機會,而是鄭伯其君,不值得。&rdquo
&ldquo哈!&rdquo這話把劉樞逗笑了,&ldquo沒想到你還是個有點脾氣的人。&rdquo
有點脾氣?酈壬臣還是第一次聽到別人這樣評價自己,而做出評價的人,還是漢王,她不知該如何回答。
劉樞呷了一口熱茶,問道:&ldquo齊國士人的高見,就這麼些了嗎?你拿來直覲的本事,都使完了?&rdquo
這句話問出來,只見那端坐階下的士人沉思了片刻,隨後從袖中拿出一卷書來,雙手舉起,言道:&ldquo小人願向王上獻上此書,待王上看過,再做評斷。&rdquo
&ldquo這是什麼?&rdquo
聞喜繞過台階,從酈壬臣的手中接過了那一捧竹簡,返回放在漢王的桌案上,漢王卻沒有要翻閱的意思。
&ldquo此書是《九國方輿圖志》。&rdquo
劉樞好笑道:&ldquo你當我漢國是什麼破落地方?寡人後宮的藏書中亦有此書,為何要看你的?&rdquo
酈壬臣恭恭敬敬道:&ldquo小人在每一段旁都做了批註,傾注了小人十餘年的心血,王上一看便知。&rdquo
她相信,如果那王位上坐的是個值得託付的君主,那麼就一定會讀出這卷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