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後究竟想不想走戲曲這條路?」李澄肅然問,他明牌,沒有給到路梨矜半點兒迴旋空間。
長睫在眼瞼下打出陰影弧度,路梨矜的視線閃灼,捕捉著水泥地面上隨風晃動著金黃色光點,良久沒有答話。
九月開學她大四,央音五年制。
留給路梨矜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此前做過的盤算都在心裡,未曾跟老師吐露,路梨矜明白即便自己答「不想」,老師也不會過多的苛責,僅是一聲嘆息而已。
但路梨矜答不出這句違心的不想。
初學戲多少是帶著厭惡情緒的,被逼迫著學習,日復一日,可後來呢?融入骨血里的習慣無法被抹煞。
父母和爺爺相繼離世後,李澄曾經問過她,「你還要學下去嗎?放棄也沒關係的。」
十一歲的路梨矜不假思索地回,我要繼續唱下去。
再後來年歲深長,當初的小女孩開始逐漸意識到人不是僅靠興趣愛好就能活好的,她*開始有意識的為自己謀劃安穩的出路。
「我想。」路梨矜聽見胸腔震盪發出的轟鳴,「可我還沒想好。」
李澄不再追問,拍了下她的肩頭,平靜寬慰道,「只要你想就好。」
路梨矜囁嚅,到底沒有再開口,她仰起頭,看見天邊燒紅的晚霞,伸手指著天空說,「您還記得嗎,您收我那天,晚上我留在您家裡吃飯,師母教我背詩。」
「記得。」李澄起身,走到庭院中間,回身講,「當時你就站在這個位置,背的是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時你就只有這麼高。」
李澄手掌卡在自己腰線以下,比量著高矮,路梨矜盈然,走過去蹲下,把自己的頭貼上老師的掌心,「我現在也就這麼高。」
來喊他倆吃飯的師姐目睹了這幕,沒有馬上出聲打破,而是掏出手機定格。
薄光暈融籠在一老一少師徒倆周身,仿若時光倒流十五年。
第33章
—————————
廚子在家裡保有絕對的話語權,故此路梨矜在飯前抽籤時不幸抽中表演卡,且被掌勺師兄點播《鎖麟囊》後,懷著崇高的敬意,特意多扒拉了半碗飯,吃得肚圓。
這位掌勺師兄姓傅,單字一個麟,祖上是魯菜名廚,傳說給雍正做過御廚,他名下有兩家私房菜館,不提前半個月預約根本吃不上,然而這只能算副業,傅麟的主業國家京劇團副團長,是傳承李澄衣缽的大弟子。
在李澄的院落里能看到微縮的眾生平等,師徒關係將大家緊密的相連在一起,任他登台高唱或是大殺四方,到了老師家都得挽袖子端菜吃飯。
給路梨矜介紹教學工作的師姐自陝西回京,帶了滿後備箱大黃杏,飯後大家圍坐在院子裡吃杏聽戲。
京劇旦角分為四大流派,梅、程、荀、尚。
李澄是正統的梅派傳承人,在座的師兄師姐們也大多主修梅派,路梨矜是學程派出身的,無他,她親爺爺是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