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一個小矮子和我比力氣大?」
「我還說你這個瘦猴不自量力。」
他們兩個因為曾經職業的原因互相看不上對方,想方設法的證明自己比對方強。
但是,經過公平公開的節奏測試和力量測試,張大爺和李大爺都遺憾落選。
成功選上的劉大爺他是鐵匠,他力氣更大。
加上他李叔定製鐵皮家具在大爺們之間引發了熱潮,劉大爺又接到了很多鐵皮家具訂單,重操舊業之後,事業蒸蒸日上。
連打了幾個月的鐵,打出了節奏感。
他業餘還喜歡跟孫子搶手機,玩節奏大師。
鼓手這個位置沒有人比他更合適。
剩下的張大爺和李大爺開始發散思維:
「你說嗩吶能加到樂隊裡嗎?」張大爺認真建議。
「我小時候人家吹紅白事的說我很有天賦,準備讓我吃這碗飯,讓我爸給攔回去了,說要讓我回去接手他種的地。」
「你要這麼說,我還學了二胡,讓我把二胡也加進去。」
在老年大學報了二胡班的李大爺不甘示弱。
於老師拍手叫好:「我覺得可以。」
「樂隊的組成本來就是多元的,如果後期不合適可以再學其他的。」於老師並不覺得五個大爺辦樂隊這個事情是個玩笑。
幾個月相處下來,他發現大爺們不止動手能力強,而且思想新潮,能聽勸。
他們願意接納新事物和這個時代磨合。
「給樂隊起個名字,我給你們當經紀人。」於老師提議。
「對對,取名字很重要,咱起個時尚點的,帶點英文。」
「還英文呢,說的跟你能聽懂一樣。要我說咱們直接去天橋底下算一卦,起名字要看寓意,我們找個大師看看我們幾個的生辰八字,挑一個能旺我們的隊名。」
「拉倒吧,還去天橋底下算,你真老土。現在手機上都能起名,費勁去天橋幹嘛?」
「老王,你初中讀完了,你有文化,你來起個名字。」
「我讀初中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還是老張來吧。」
「別把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我,這樣吧,咱們一人起一個名字,等一會兒投票。」
於老師欣慰地看著他們,物理班一貫的風格,遇事不決,先投票。
他們人少,但是每個大爺都有很多的意見。
所以分歧和衝突天天都在產生。
於老師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他不僅上知天文,下會物理,還能拉架勸和,幫大爺傳話。
饒是他見多識廣,看見大爺們起的名字也眼前一抹黑,他用兩根指頭捏著寫樂隊名的紙,眉頭皺的能夾死一隻蒼蠅。
「這些都是什麼?」
「這……這誰寫的?叫『老不死樂隊』,你們自己聽聽這好聽嗎?」
出主意的張大爺,寫紙條的李大爺一致點頭,表示自己的認同:「好聽呀,很有特色,形容的非常準確。」
「還有這張『活得久樂隊』,你這個起名風格跟上一個如出一轍。」
王大爺撓撓後腦勺,笑的一臉憨厚:「謝謝誇獎,我覺得挺好聽的,寓意也好。」
劉大爺坐得端正,舉起手:「於老師,他們都不行。在座的裡面你最有文化,你給我們起一個隊名。」
於老師信心滿滿的在黑板上寫下三個端正的大字——「老頑童」。
五個大爺異口同聲,「於老師,你的起名風格也不怎麼樣嘛。」
「但是,我們喜歡這個名字。」
於是,「老頑童」樂隊進行完略顯草率的選人和定名字之後,正式成立了。
這些原本只是喜歡聽樂隊,後來開始認真玩兒音樂的大爺們,即將開啟一段「巨星」之路。
第99章 大學生義診
上一次幼兒園進老年大學之後,宣傳和互動的效果很好。
林晴嵐準備開展第二次活動,但是目標群體她一直沒有想好。
偶然看到了短視頻帳號的粉絲畫像,她驚訝地發現關注常青樹帳號大學生占很大一部分。
她想通過大學生群體給學校注入活力,比如讓大學生來常青樹當助教,他們會發朋友圈拍vlog,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渠道。
還可以跟大學建立長期的聯繫,比如培養人才的實習基地。
這樣以後大規模招生再分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老師不夠。
更重要的大學生群體會成為老年教育發展的後備力量,常青樹願意提供平台,讓他們接觸老年大學。
她聯繫了讀研時候的教授,小老頭現在已經是院長了,在她的想法之上進行了補充。
「你的思路是對的,但是不要一開始就把框架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