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帝子嗣並不多,加起來也就只有四個皇子。
此時除了二皇子是跟著淑妃姍姍來遲,其餘的三個皇子都各自站在皇帝身旁,眾星拱月一般,瞧著長相都還不錯。
但無論誰一眼掃去,都會覺得最引人注目的是皇子旁邊的人——被長公主一直帶在身側的華宣。
哪怕這個昔日曾經驚艷了眾人的南寧世子,如今已經是一個痴傻的人。
這個時節,眾人還有許多穿著春裝的,偶也有人怕熱,穿的是夏裝。但一打眼望去,整個皇宮幾乎只有華宣一人穿的是冬裝。
厚厚的披風裹住了他,只露出來一張極其英俊,但有些蒼白的臉——一看就是常年纏綿病榻,且很少見光的模樣。
「咳咳…」許是有太多人將目光放到他身上,被人關注的華宣驟然咳嗽起來。
似是小小孩童受到驚嚇一般,身體本能的往自己母親旁邊靠去。
但他如今已經是個弱冠之年的成年男子了,換成別人,甚至都已經成親有了孩子,是以他局促不安的模樣,就更加刺痛人,讓人知道,這麼芝蘭玉樹的一個男子,竟然智力不足。
二皇子在來的時候,想過很多關於華宣的事情。
許多年不曾見到這個表弟,今日在家宴上見到了,本來存著想要和對方一試高下的攀比心理,驟然變成了另外一種難言的心情。
長公主端坐在那兒,見到二皇子的時候,還招了招手。
「是常羽啊。」
因著先皇,還有當今陛下的重視,自幼被寵大的長公主,每每到了後宮就跟回到了自己家中一般,言行極其放鬆,甚至帶出了些民間的風氣。
而明帝似乎恰恰也是喜歡這一點的。
二皇子侷促地看了一眼明帝。
他做事總是被嫌不如其他皇子大氣,是以在有明帝在的場合,二皇子會像夾起了尾巴的老鼠似的,偷偷觀察對方神色。
明帝最是看不得自己兒子露出這樣一番模樣,見他探頭探腦的,登時心情就不佳了。
「見了你姑姑,還不知道過來招呼。」
明帝呵斥著自己的這個二兒子,感覺眉心都跳了起來。
方才他其他幾個兒子,表現都沒二子這麼糟糕,竟然跟個木頭似的愣在那裡。
二皇子被一訓,只能耷拉著腦袋走了過來。
「見過姑姑。」
長公主似乎對二皇子多有青睞,哪怕對方虎虎憨憨的,還是笑了起來。
「和姑姑還客氣什麼。」
「常羽畢竟是長大了…倒像是個將軍一樣氣宇宣揚。」她似乎是忽然想到了什麼,眼神撇向一旁,臉上愁容一閃而逝。
任誰都能看出來,那是因著二皇子幼時曾經和華宣走得近,長公主見著了他,立刻就想到了身旁的兒子——有些傷感了。
二人年紀相近,南寧世子卻偏偏永遠智力不足…
皇帝又瞪了一眼二皇子:「就你來的最遲。」
二皇子愈發垂著腦袋,只是心中到底有些鬱悶。
不管華宣是好好的還是痴傻了,他發覺自己每次見著對方,總沒好事。這也不知道是不是命里八字相剋。
家宴從頭至尾,華宣都呆呆愣愣坐著,像還沒開竅的三歲稚子,需要有人把飯送到他碗裡,他才專心低頭吃飯。
好在他這副皮囊是真的足夠出色,以至於哪怕痴傻了,坐在那兒不哭不鬧的時候,依然能讓人心裡生起憐惜之感。
多少妃嬪們悄悄打量著南寧世子的樣子,忍不住促狹著想。
南寧王世子雖說沒有成年男子的心智,但多少還是養眼的。
不知道被指婚的蜜家大小姐,將來見了這夫君,到底是喜歡呢,還是不喜歡?
家宴快結束時,明帝似是漫不經心的開口道。
「賜婚聖旨到了,怎不見你們去提親?」
莫不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
帝王的怒氣已經隱而未發,整個御花園的氣氛一變,多少人都悄悄捏著筷子不敢動了,用餘光觀察明帝的反應。
南寧王世子作為當事人,因著是痴傻的,依然低著頭在吃飯,反應遲鈍,沒覺出什麼不對來。
但比他要小上七八歲的晚蓮郡主,卻已經是知曉些事兒的,見到皇帝問出此話,年紀小,有些繃不住,生怕被怪罪,已經是憋著嘴快哭出來。
長公主卻不慌不忙,迎著明帝略有些打探的目光,抬眸嘆氣。
「看來是瞞不住皇兄了。」
在場眾人聽了長公主這話,心裡都是齊齊「咯噔」一下,生怕長公主說出什麼當眾抗旨的話來。
也是,若南寧世子沒有痴傻,去娶個從五品小官員的女兒,的確是門不當戶不對,沒有這個說法的。
但…但這畢竟情況特別啊。
長公主幽幽嘆氣:「本來家醜不該外揚,但今日能來參加家宴的,都是自家人,本宮也就不再遮掩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