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的百姓, 生怕百家錢莊倒了, 他們卻是巴不得, 如此, 就白得了一筆銀子。
可惜的是抵押物價值太低, 沒法貸太多銀子,全家老小加起來貸的也只夠買幾畝地, 還是得佃田。
但, 一戶佃農少佃一點, 幾十上百戶算下來,就餘下不少田沒人種了。
春耕正當時, 這還不是個例,甚至有愈演愈烈的態勢,一些田莊不得不稍稍降點佃租,才能將地都佃出去。
既得利益受損,富戶鄉紳們氣得心梗,又不好舞到戚渺跟前,因為她正在督辦繡坊管事選拔賽,還膽敢借著官吏女眷的由頭,叨擾縣令夫人。
不得不承認,這一手忒不要臉!他們怎麼從沒有想到啊?
好在自家夫人同樣得了邀請,屆時見到縣令夫人也能幫著美言幾句。
百家繡坊管事選拔,因為縣令夫人到來備受關注,一些持觀望態度的婦人,或主動或被迫出席。場地選在繡坊,雖簡陋了些,但該有的都有了。
關乎前程和月銀,繡娘們格外認真表現,縣令夫人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第二局比拼繡技。
繡坊竟然安排每一位繡娘,都繡了幾套衣服。為的是從中選出最適合作為鏢局、路亭、義莊、繡坊、錢莊的穿著。
婦人們看得眼花繚亂,不由被繡娘們的巧思吸引了大半心神。
主要是五十進二十這局比拼中,她們有十足參與感,至少得得她們其中一位認可,繡娘們才能過關。
心裡也在盤算著,要是自己嫁妝鋪子裡的夥計、隨身侍奉的下人,也有這麼些特色著裝,不也是一種臉面的象徵?
不過,她們也只是在心裡想了想,畢竟此行主要是陪同縣令夫人,而不是給繡坊捧場。
遙想年前綢緞莊的掌柜有意無意提及,沒了姚芸這些人送繡帕去,生意都差了些,日後百家繡坊很有可能會搶綢緞裝的生意,問她如何是好。
白苒面上不以為意,卻是記在心頭,不是怕生意真被搶了去,而是好奇繡坊到底要如何在尋平縣長久生存下去。
要知道,尋平縣除了她手底下的綢緞莊,還有不少布行、成衣鋪,不管是富戶鄉紳,還是平頭百姓,都已經有足夠多的選擇了。
繡坊的出現確實解了部分女眷困苦,可若是半道掉鏈子,連帶著她也要難堪了。
哪曾想今日一來,竟聽到百家繡坊暫不做外人買賣,只一心給自家鏢局、錢莊等繡製衣著,理由是忙不過來、騰不出手。
還真是有趣得緊。
從繡坊離開時,白苒等人都得了她們認為繡活佳的繡娘親手繡的荷包、繡帕、團扇等小玩意,外帶一份專屬繡娘團為其量身打造所需的指南。
「東家,這些夫人小姐,當真會捨得掏這份錢嗎?」將來客一一送走後,姚芸問。
此次邀請縣令夫人等人前來,名義上是管事選拔,實則是服務展示。
百家繡坊的客戶群不在百姓,而是當家女眷們、管事商賈們。
簡單來說,日後只接受批量工服定製,不做零售個銷。
如此,也不用同綢緞莊、成衣鋪等搶本就不大的市場蛋糕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