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可能是因為獎品太誘人,這些畫裡有很多都是來碰運氣的,要麼不符合主題,要麼就是畫技拙劣。還有些屬於重在參與,根本都不指望拿獎,把這些排除了之後居然只剩三分之一了。
畫展總共展出一百幅畫作,本土知名畫家占一半展出名額,網友投稿的畫作里最終只有五十幅能夠展出,又要篩選掉一大批。
幾個人篩選了大半天,挑得眼睛都花了,感覺都快分不清畫上紛繁蕪雜的顏色了。
公平起見,畫作的順序都被打亂,且不知道作者的名字,只有被選中的才會公布名字。
一幅一幅畫從許亦凝眼前的ipad屏幕上划過,孟初語的畫貌似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許亦凝眉頭皺了下,不會沒有投稿吧。
突然旁邊一個小姑娘驚呼一聲,大家都被她的聲音吸引過去,包括許亦凝也站起身湊過去看。
「這是怎麼了?碰到好的了?」眾人看著小姑娘驚喜的樣子詢問道。
「這幅畫好有意境,原來還可以這麼畫。」小姑娘指著ipad屏幕上的那幅畫。
確實很有意境,滔滔不絕的江水上是天空,是層層疊疊的雲,仿佛江水從天上來,雲層中虛虛掩掩遮蓋的是尖尖的塔尖,指代的應該就是滬城最高的塔。
一段時間不見,孟初語的畫技好像又精湛了。沒錯,許亦凝在第一眼看到這幅畫時就感覺是孟初語畫的,孟初語的畫其實還蠻有自己的特色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異常大膽的用色,那些看起來比較抽象的顏色組合在一起,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為了防止看不懂而出現好的畫落選的情況,每幅畫在投稿時其實都附了介紹,不同於其他人的長篇大論,孟初語這幅畫作只有很簡單的一句話,「滬城於我而言,是天塹,也是帶我前進的江水。」
有時候短短的一句話就足以帶來震撼,它將畫作的含義推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小姑娘包括圍在她周圍的其他幾位員工都很有感觸,滬城於他們而言何嘗又不是這樣,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高不可攀,但是又蘊藏了很多機會,抓住機會就能乘著江水到達成功的彼岸。
許亦凝從小在滬城長大,她知道這座城市有很多人在漂泊,在尋找機會,可是本就在高處的她從來沒有真正接觸過這些。那些道聽途說於她而言遠沒有孟初語這幅畫直觀,滬城對她來說是家園,是淨土,但是對很多人來講卻是天塹,這是滬城的另一面。她為自己發現了孟初語並給她機會感到慶幸。
毫無疑問,這幅畫入選了,全票通過,根本不需要許亦凝為她開後門,當然許亦凝也不會那麼做。
網友投稿的畫千辛萬苦加了兩天班總算是篩選出了五十幅佼佼者,接下來就要搞定本土畫家那邊的。
為此,許亦凝特地去了一趟許久沒去的地方——她的老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