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站在這處,山川之間,耳邊就是滾滾江水,仿佛曆史與當前都融為一體。
&ldquo敬平侯不僅婉拒了&zwnj劃南北而治,還在宮宴上,對晉帝俯首稱臣,敬平侯府永為天子臣子,效忠天子。&rdquo寧帝再次撐手看向眼前的山河,溫聲道,&ldquo但讓宮宴上所有&zwnj人意外的,是敬平侯後來&zwnj的一番話。&rdquo
&mdash&mdash 燕韓若是一分為二,微臣是可登基為帝,也可與陛下守望相助。但一分為二的燕韓,安寧只&zwnj是片刻。燕韓之外尚有&zwnj西秦,巴爾,羌亞,南順,蒼月,長風&hellip&hellip若陛下與微臣皆百年之後,一分為二的燕韓在臨近諸國眼中就是一塊唾手可得,自甘削弱的肥肉,誰都會來&zwnj分一杯羹。屆時,山河依舊岌岌可危,陛下與陳倏皆是燕韓罪人。
陸衍怔住。
濤濤江水聲後,陸衍很難想像敬平侯的胸襟與氣&zwnj魄。
&ldquo然後呢?&rdquo陸衍不自覺問。
寧帝道,&ldquo然後燕韓沒有&zwnj一分為二,也是如&zwnj此,在經歷幾百年的變遷,逐漸成了&zwnj今日的燕韓。當日倘若走錯一步,恐怕今日都是另一番模樣。&rdquo
&ldquo後來&zwnj敬平侯的兒子尚了&zwnj公主,晉帝早前征戰留下的傷,他在位的時間不長。晉帝過世,將皇位傳於了&zwnj敬平侯的兒子。兜兜轉轉一場,無論是誰登基做的天子,燕韓自那時起,太平了&zwnj。&rdquo
陸衍心中感慨。
寧帝亦溫聲,&ldquo這處看完了&zwnj嗎?看完了&zwnj繼續往上走。&rdquo
陸衍回過神來&zwnj,跟隨著寧帝一道。
再往上的路比早前陡了&zwnj許多&zwnj。
陸衍會不自覺伸手扶住寧帝,&ldquo陛下小&zwnj心。&rdquo
寧帝只&zwnj笑笑,沒說旁的。
這一梯接一梯,只&zwnj有&zwnj走過,才知道不易。
正因為不易,才要帶人繼續往下走&hellip&hellip
第254章 暗示
霧山是燕韓京郊最高的山峰。
這次登山, 從山底到山腰,再從山腰到山頂,中途一道&zwnj在山腰處簡單用了午膳,交談起燕韓同西秦國中之事, 少做歇息, 又繼續往上攀登。
一直到黃昏前後才&zwnj登頂。
登頂之後看&zwnj到的場景, 又同早前全&zwnj然不同。
山腰處映入眼帘的波瀾壯闊, 大&zwnj江奔去, 氣勢磅礴,在這裡悄然隱去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覽眾山小,以及遠處的秀美河山,是早前山腰處看&zwnj不到的風景。
&ldquo朕喜歡登山,一有時間就會來霧山這裡。從山腰到山頂, 看&zwnj到的截然不同。你在的位置,決定了能看&zwnj到的視野, 若一直在山腰處, 當你看&zwnj到山川巍峨, 江水拍岸,就已然覺得大&zwnj氣磅礴。但&zwnj真正&zwnj登上山頂,在這處,你才&zwnj知曉山河萬里。&rdquo
寧帝雙手赴在身後。
夕陽西下, 落霞餘輝好似讓人鍍上一層金暉。
但&zwnj日薄西山暮, 到底多了幾分留不住的感嘆&hellip&hellip
陸衍就站在寧帝身後。
寧帝能看&zwnj到, 他也&zwnj悉數看&zwnj在眼裡。
兩人安靜在山頂處駐足許久。
良久過&zwnj後,寧帝轉身, &ldquo走吧。&rdquo
陸衍也&zwnj收起思緒,同寧帝一道&zwnj。
上山時走得慢,並且走走停停,聽&zwnj寧帝說話,兩人也&zwnj會停下來相互交談。
晌午用飯就有一個多時辰,用飯時博古通今,談起了不少古往今來的舊事,還有暢想過&zwnj百年之後的後事。
除了老爺子,陸衍從未同人說過&zwnj這麼多的話。
但&zwnj老爺子大&zwnj多說的都是軍中之事,也&zwnj有老爺子自&zwnj己&zwnj的性子。
老師教授他很多東西,但&zwnj老師有自&zwnj己&zwnj的政治立場,老師同他交談的,都帶了自&zwnj己&zwnj的認知色彩。
反而是寧帝,會客觀去看&zwnj待臨近諸國的許多人和事,而且成體系。
每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的立場和要做的事。
今日寧帝同他一道&zwnj說起了臨近諸國之事,早前在他這裡都是一句話,一個一個的點,但&zwnj今日在他眼前卻好似穿成了一條線。
所以,說是登山,其實不少時間都花在了中途的駐足交談中。
下山又有不同。
一級級的階梯,逐次往下,其實並不比登山好走。
陸衍也&zwnj明顯能感覺同上山時的精神相比,寧帝似是有些&zwnj疲憊&hellip&hellip
陸衍時而在寧帝身後,時而攙扶著寧帝,時而也&zwnj會與寧帝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