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七王子扛上馬,回去了。
這時,廣野城上空升騰起一股絢爛的紅光,好似千萬片煙霞綻放。滾滾濃煙隨著紅光冉冉升起,宛如飛天的巨龍。這奇異的景象倒映在岳安國臨死的眸中。北邊的守衛並不多,他本可以突圍成功,然而,他撞上了北邊來的中城王,以及他所跟隨的長明軍隊。
余太尉的預感不幸成真,中城王倒戈了。實際上,在很久以前他便和長明聯繫密切,彼此往來頻繁,關係匪淺。那位煽動輝王叛亂的長明使者就是借了他的道,才能深入進徐風腹地。
換句話說,中城王是長明安插已久的內奸。
中城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徐風歷史上的一樁美事。
很久很久以前,徐風的一位王因急病臨危,而他的兒子——或女兒,還在王后的肚子裡。為了國家的安定,他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中城王的祖先。
這位祖先恪守禮節,盡職奉公,在王后生下王子後就要歸還王位。王后和大臣考慮到王子太過年幼,拒絕了他,於是,這位祖先答應監國十五年,十五年一到,他就毫不留戀地把權力還給了小王子。這件事在徐風歷史上引為美談,卻讓中城王屢屢嘆惋,深以為憾。
他的祖先,怎麼如此迂腐?得到手裡的東西,居然還會還回去!他的子孫,本可以擁有比如今廣闊百倍的領土,本可以享受比如今豐厚百倍的財富,本可以獲得比如今強大百倍的權力,卻因為祖先的愚蠢之舉,只得到一個虛名!
中城王實在不甘。他若是從沒有機會得到王位,還不會這樣心癢難耐,可他偏偏離王位只有一步之遙;若王座上是個絕世不出的明君,他也不會這樣怨氣沸天,可如今的徐風王偏偏是個無能之輩!
這讓他夙夜難寐。
心中的怨恨,宛如毒藥般煎熬,每年的朝覲,更是莫大的恥辱。中城王的心,猶如泡脹了毒酒的罈子,只等一把火來點燃。
長明,就是那把火。
中城王願意協助長明入侵,只要他們把徐風王的名號給他。他當然清楚長明不會白給自己打天下,可他寧願對長明俯首稱臣也不願對廣野那個平庸之輩頂禮膜拜。當廣野的信使向他請求救援時,他先是假意敷衍,然後便把棠王騙來了他的王府,秘密地把人扣押起來,直到長明的軍隊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