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夫今日可是飲蜜了?」
「未曾飲蜜,飲得是仙女成禮用的瓊釀。」
「瞧你,越說越離譜了。」
衛子夫但笑不語,伸手遞鉛華與耳璫。
二人正說話,外間通傳陛下來到。
……
黃昏行同牢合卺之禮,賓主盡歡。
新人撒帳的時刻,帝駕迴轉。
今日飲了些酒,熱氣發散,天子因而棄朱輪華轂,策馬而行。
天馬飛馳,挑釁秋風。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天子正憶秋風辭,忽然從路邊的車轍馬跡中瞥見一隻獨角馬身的奇異獸類。這隻一角獸慢吞吞地前行,不緊不慢地抖落身上的草葉。
獨角馬身,這樣的模樣,正合上古典籍中記載的神獸長相。
天子瞬間起了追逐的心思。
天子猝不及防地變道,帶亂了隨從的腳步。身後鹵薄起了一陣騷亂,天子不以為意,縱馬飛離馳道,飛快張弓引弦。
神獸受驚,向前逃竄。
天子不肯放鬆,收斂神色繼續追逐。近衛軍趕來,也加入了追逐的行列。
烏雲蔽日,神獸腳印消失,密林中傳出不詳的動靜。一支羽箭飛出。隨扈始才警惕,大叫陛下不可前進。
為時已晚,天子已然落入險地。
刀光劍影與凜冽箭風重重圍困,劉徹緊急拔劍,仗劍打退一批又一批來襲。混亂中,一把奇巧的寶劍避過阻攔,直擊他的面門。
電光石火之間,指尖玉玦驀地散發微光。
突如其來的強光迷眼,再睜開雙目,天子發覺自己再一次身處陌生之地。
越端詳此地,天子的目光愈深。
這裡是泉鳩里,太子劉據最後停留的地方。繼續往前走,面前會有一棵老樹,據說,太子就是在這棵樹下絕望自縊的。
老樹淒淒,烏鴉叫聲惹人煩惱。
故地重遊,天子似有所感,持劍環顧:「據兒!據兒!是你嗎!」
風聲慘栗。無人回復。
這一次,他很快回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歹人已被制服,空氣中瀰漫血腥,禁軍正焦急地尋找主上蹤跡。天子站定,猛地丟開了手上的玉玦。
夜色下,那枚玉玦安靜地躺在枯黃的草甸上,像是一個真正的死物。
呼喚聲越來越近。
天子始終沉默著。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沉默著撿回那枚詭異的玉玦,握回了手中。
【作者有話說】
玉玦是古人射箭用的器物哦。
第18章 玉魄
行刺之事確係淮南國的手筆。
帝駕回宮,清算即刻開始。
長安城連日大雨,風雨飄搖。
一日皇帝正閱卷宗,門外忽傳方士明淨華求見。因為好奇此人來意,皇帝於百忙之中接見了這位明先生。
明淨華此來的目的是為人求情。
他面見皇帝,自陳與淮南王女劉陵兩情相悅早已互許了終身,淮南王謀反,其女牽涉其中,他請求以重金抵償劉陵的罪過。
皇帝聽聞他的來意,未准許也未拒絕,只將一封竹簡擲在他面前:「劉陵與岸頭侯張次公並朕的多位重臣關係匪淺,糾纏不清,如此,你還要替此女求情嗎?」
明淨華拾起竹簡:「臣不在意。」
「先生通曉天地,竟還願意做痴心人。」劉徹嗤笑一聲,「你倒說說看,朕憑什麼為你破例。」
「臣願為陛下講述一個故事。」明淨華道。
「什麼故事?」
「玉中棲息魂魄的故事。」
玉中魂魄。
玉中,魂魄。
觸及到一些並不美好的回憶,皇帝的目光陡然變厲,隨即又變作探究:「何謂玉中魂魄?」
明淨華便為皇帝傳達玉中魂魄的故事。
玉能通靈。
回到過去曰重生,重生曰變數,因此這世間有這樣一類人,前世有,今生無。這類人的魂魄會攜帶前世記憶輾轉附在血親身邊的玉器中,靠眷戀的力量生長,以思念的夢境為食。
短了眷戀和思念,玉中魂魄便會逐漸枯萎,悄無聲息地消散在天地間。反之,受到滋養的魂魄會一日日壯大,擁有一些特殊的能力。&="&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