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1 / 2)

柳曼兒笑看著沐雲舒,「沐老闆也毫不遜色啊,總覺得你不著調,沒想到,用到這上頭,倒總是能有幾分新意。」

兩人調侃著,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回鞠雲亭中。

--

帷幔尚未掀開,一陣清靈的竹笛聲已悠然傳開,如空山新雨,沁人心脾。

隨著笛聲悠悠蕩蕩,帷幕緩緩拉開。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潑墨山水畫,十人身著水色底暈染墨色塗鴉紋理連身長裙,看上去統一樣式,實則每人裙上的筆觸皆有不同。這是出自四娘荀清秋之手。

沐雲舒大膽創新,在純色毫無花樣的裙上,讓荀清秋大膽作畫,山水田園,閒雲野鶴,江畔垂釣……畫作淋漓盡致,上身效果也是絕佳,寥寥數筆,便有了潑墨山水的意味。

眾人分散倚靠在亭子四周廊上,一簫一瑟,一箏一笛,一琴一琵琶……還有一架箜篌,百般樂器皆有之。

笛聲漸淡,琴聲悠揚而起。

彈琴之人正是芸娘。

沐雲舒抱起身旁的小寶,遙遙給他指著,「小寶你看,那是誰?」

「娘親,是娘親!」小寶眼睛一亮,激動得直拍掌。

「我們一起看娘親彈琴呀。」

叮咚叮咚—那是山間泉水跳躍濺落,隱約有鳥鳴,有樹葉簌簌作響

芸娘不愧為柳曼兒親口稱讚的琴手,一段獨奏引人入勝,帶著觀眾走入她的情境。

旋即,眾音皆起,各有各的美妙卻又毫不生澀地融合在一起,如傾如訴,已有畫面在眼前鋪陳開來。

絲竹管弦之音,於京郊上空盤旋而上,似是要飛向那煙波浩渺的江南水鄉。

仿佛能看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之中,一艘烏篷船自水波外一搖一擺地靠近,船夫搖櫓立於船尾,閒坐船中,品茗觀兩岸,那份閒適與自得其樂,閉上眼睛好像就能感覺到。

仿佛還能望見溪邊浣衣女,三兩成群,呼朋喚友,聊著家常,間或有脆生生的笑意傳來。

又好像就是在這草長鶯飛的郊外,孩童放著風箏,不遠處是一身青衫的年輕人圍坐,賞詩鑒畫。

你能於這合奏的樂聲之中,品味到你能想見的所有春日之景。

已有書生伴著這琴音,搖頭晃腦地,嘴裡還念叨著什麼詩句,沉浸其間。

亭中央,此刻,有一左一右兩位女子,穿著和琴女們款式相同,但是由水彩畫而作的衣裳,穿行而來,像是潑墨山水之間唯一一抹亮色,端是惹眼。

伴著這音,和著身後明湖水上景,翩然而舞,身姿窈窕婉轉,自有另一番韻味。

……

箜篌之聲柔而清澈,最後一彈撥,尾音尤盪,曲終。

眾人於此間沉寂良久,還感受著那繞樑餘音,終而一聲叫好,掌聲連綿。

「妙哉妙哉,這琴音竟真能讓某回到於水鄉求學之日,讀書識字,搖櫓之聲相伴。」

「此曲極應眼前這景,不負春光,不負好春光啊!」

沐雲舒聽著周圍人的感嘆誇獎之聲,嘴角笑意醉人,心裡頭也是與有榮焉,沖柳曼兒眨了眨眼睛。

開門紅!這甲字組著實給《百花錄》的比賽開了個好頭!

一曲盡,芸娘沉沉吐出一口氣,輕輕拭過手心汗,眼角不知何時掛上一抹晶瑩。

聽著四周傳來的雷雷掌聲,難掩心頭悸動。

她終是,又站上了舞台。

值了,也夠了。

芸娘領著眾人鞠躬謝幕。

隨後便有劇院工作人員上前引導,邀請現場的觀眾投票。

「我喜歡剛剛那竹笛之聲,美妙入耳,我要投她!」

「娘,娘,你給我也領個小牌吧,我想投給那個彈古琴的姐姐,我也要學琴,像她一樣厲害!」

「……」

你有你的鐘愛,我也有我的首選,大家言語之間,都開始為自己心中的第一爭執著,紛紛湧上來投票。

我的眼光總是比別人要更好的,憑什麼他支持的選手票數要比我的高,不行,我也得好好投票,拉著大家一起投。

抱著這樣的心理,竟有些選手的支持者開始在投票箱前拉票,自發的宣傳起來。

「這個好,這個比你要投的那個表現更好。」

最新小说: 不就是拾荒嗎 重生後再嫁高門,她擺爛了 穿越六零成為俏寡婦 靈氣復甦後死鬼竹馬爬回來了 病美人被攝政王強娶後嬌寵了 土匪!演戲不可以親嘴 今天我能退圈了嗎[娛樂圈] 我在地府賣盒飯 月影星疏 娘娘每天都在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