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當巨大的2000出現時,人群中發出了一陣歡呼,還有幾個小朋友在喊新年快樂的,很快又換成了元旦快樂。
陸續回程的路上,還有電視台的記者拿著話筒,扛著攝像機,沿著江濱大道隨機採訪觀看煙花的路人。
黃嘉樹早就被放到地上自己走了,不停的跺腳,還叫祝霜降一起,「這樣腳就不會冷了。」
第二天,黃奶奶又包了湯圓,有玫瑰豆沙餡和蘿蔔牛肉餡,還有單獨的一碗海鮮圓子,是黃婷婷專屬的。
祝霜降像是明白了什麼,說道:「原來吃海鮮湯圓不是洛海市的傳統,只是因為黃老師喜歡。」
黃婷婷一邊吹勺子裡的圓子,一邊說道:「是啊,不過好端端說這個幹什麼。」
只是經歷了那種,多年前不明白的事,有一天突然想清楚了前因後果,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黃嘉樹和祝霜降都是博愛的人,兩人又吃甜,又吃咸,兩種都要,胃好,吃完一點事都沒有。
沈漫坐在木頭做的嬰兒椅里,啊啊嗚嗚了幾聲,黃婷婷拿筷子沾點湯,給她含了含,很快就安靜下來了。
祝霜降:「……漫漫也太好哄了吧。」
黃婷婷說道:「那是因為她之前沒吃過這個。」
因為漫畫第一冊的銷量不錯,出版社很快跟她約第二冊,並問畫的怎麼樣了。祝霜降初稿已經完成了,接下來要往裡面填充更多的內容,還要查不明確的資料。
班上的同學對她的漫畫都很感興趣,祝霜降將初稿給他們看,忽視了那些指導意見後,還真有同學能夠幫助她的。有的是知道她需要的資料在哪些書上,有的提供了新的職業素材,還有給她找BUG的。
祝霜降將其一一記下來,開始了第一遍修改,很快到了臘八節。
或許是新世紀,大家的心情一時間特別激昂,洛海市的活動也特別多,市府廣場還有喝臘八粥活動,走過路過都可以去喝一碗,話說這明明是北方的節日啊。
北節南過,南節北移,在交流越來越便捷的時代,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黃家拿著保溫桶去拎了一桶回來,裡面是洛海市常吃的南北雜糧,並不完全按照傳統配方來,加上紅棗、桂圓、花生和蓮子,配料也遠遠不止八種了。
但味道還是太淡了,祝霜降往裡面加了點白砂糖,才能把碗裡的都喝下去,而且這個沈漫可以吃,不用只沾一點湯。
祝霜降把漫漫從房間裡抱出來,還是讓她坐在嬰兒椅上,去掉臘八粥里那些大顆的,一點點餵給她。沈漫很開心,手舞足蹈的對著她笑,咿咿呀呀的跟她說嬰語。
沈漫平時太安靜了,連調皮的黃嘉樹,對她說話都要放輕聲音,就怕嚇著妹妹。
祝霜降奮筆疾書,以漫漫為原型,畫了好幾個多多妹妹的藍本,作為常駐嘉賓,她值得作者專門為她設定造型。
並且擁有了專用名字:慢慢。當然,慢慢要在後面幾冊里才能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