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照組就是:誰不是這麼過來的,你扛一下,或者隨便找點藥吃吧。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留下了或輕或重的後遺症,還有因此而死的。
家長在醫院的太平間裡茫然的看著孩子的屍體,轉身往身後一看,並沒有另一個孩子再讓他來一次優勝劣汰了。
他是倖存者,他的孩子不是;以前沒有條件治療,現在就算治不起,帶著去醫院看看,諮詢的價格也不昂貴。
旁邊還有醫生的嘆息:太可惜了,這開始只是一個很小的病,做個小手術就行,加上住院都不用三天,卻越拖越嚴重,直接救不回來了。
另外還有精神虐待,我要將家長給予過我的侮辱謾罵,都隔絕在我的孩子之外;另一個則是原原本本的繼承給了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例子可以畫很多,但是無一例外,一方有更好,更美滿的結局。而另外一方,哪怕長成了,身體或是精神,也總有一個地方是殘缺的。
出版社因為顧忌祝霜降是個高中生,要認真學習,並沒有經常催稿,可偶爾也會提起的。比如這次給她送第二冊的樣書,就看似隨意的問:「第三冊有畫嗎,畫的怎麼樣了?」
祝霜降訕訕的笑了一下:「在畫了,在畫了。」
編輯聽著這耳熟的話,心想這不就是那些有拖延症的作家、畫家,常用的詞嗎?說是在畫了,在寫了,其實一個字都沒動,連畫稿都沒攤開。
沒想到祝霜降年紀這么小,對這項技能卻無師自通。
祝霜降見他不信的樣子,連忙說道:「不過我有另外一份畫稿,不如您幫我看看。」
很快,編輯就拿到了她的對照組漫畫,他看著看著,像是不知道想起了什麼,良久後道:「祝同學看著小,卻能對一些事洞若觀火。」
第58章
編輯很快就問道:「所以這本對照組漫畫什麼時候完成?」
祝霜降被他噎了一下,說道:「現在故事還沒畫完,又只是初稿,接著還要修改,完成怎麼也要到暑假了。」
編輯不太滿意她的速度,奈何祝霜降是個高中生,不是全職漫畫家,心中扼腕,她怎麼還在上學呢,那些對其他作者使用的催稿方式,在這裡一點都不適用。
但是他還是掙扎了一下,說道:「《多多的故事》第三冊也不要忘記畫啊,這麼好的系列,一定要做下去。」
祝霜降思考,世上哪有那麼多不太會被替代的職業,她畫的那些已經相對靠譜了,但也只是相對而已。和諧的家庭關係描述出來無非那幾個詞,她也盡情的描繪了,只不過有些長輩做不到罷了,再多畫,就重複了。便說道:「最多五六冊,再多就沒有了。」
沒想到編輯反而很高興:「能畫五六冊嗎,也是,多多總要長大的。」
祝霜降:「……」那你還沒見識到萬年不長大小學生的厲害,不過那是超玄幻偵探番,跟她的科普番不是一個賽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