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如何順理成章,不被人懷疑的提起呢?太子摸著下巴想。
所以第二天早朝,姜初被彈劾了,就差被罵文盲也被當官了,就是這麼巧,只罵文化低。
大多數官員都很懵逼,姜初?誰啊!很多人都不認識好吧!
實際上,就連楊諳派系的很多人都不認識她。這並不奇怪,因為楊諳怎麼可能見到每個人都會告訴他們:「姜初,她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或者說:「她是本太傅的祥瑞!」這樣的話,太降低檔次了不是。
以至於沒人出面為姜初辯解,只有楊太傅自己上了。
驚呆眾人,楊諳親自下場護的人啊!何方神聖?
姜初就這樣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進入大家的腦子,連皇帝都印象深刻。可以說是收穫匪淺了。
最終因為姜初的美人酒案辦的漂亮,就忽略了文化不高這點瑕疵,因為衛諍也參與此案,所以太子方人也就默認揭過。
姜初成最大贏家,不僅得到了皇帝的御賜毛筆,在後來的日子裡被姜初用來狐假虎威無數次就暫時不提。
還得到了一個皇帝特派的教書先生。可以說是頭一份了。
小小縣令,身邊集齊了三方的人。
「我只是個縣令啊!」收到消息的姜初有些崩潰,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讀書的,還是這種一對一教學。
季師爺沒空搭理她,忙著擺香案迎接御賜之物呢。
姜初收拾心情,整理儀容,又等了一刻鐘,御賜之物也到了,先生也到了。
也沒有聖旨,就是口諭,誇獎辦案好,又鼓勵了幾句好好學習就沒了。宣讀口諭的小太監,說完就揣著鼓鼓的荷包走了。
留下先生和姜初大眼瞪小眼。我們的季師爺已經忙著去接楊諳給姜初的賞賜了。
「先生安。」姜初率先行了一禮。
先生上下打量姜初,似是不太滿意,但是想到皇命不可違,還是點頭:「我姓烏,以後你就好好跟我好好讀書吧!太子交代過,三月考一次試卷,試卷太子要看的。」
「啊?」姜初呆滯的看著烏先生,面部表情都沒控制住。不是,太子這麼閒的麼?
烏先生這才露出笑意,手中摺扇輕輕一拍姜初的腦袋:「不錯,總算有點少年樣了。」
說著自己向後院走去,姜初趕緊跟上。
托張田春的福,後院的女孩子有了安置的地方。
兩家的固定資產,例如商鋪,莊園,房子,衛諍沒帶走,剛好張家有一個繡坊,女孩子們就全部安置過去了。算是可以自力更生了。
至於桑紫,還是決定跟著姜初。這可以算是姜初收穫的唯一自己人了。
烏先生自己帶了兩個隨從,被一起安置在了後院。加上孔家兄弟,縣衙後院就被住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