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1 / 2)

好在沒什麼大問題,太醫仔細用藥調養著,陸珈也讓秋娘貢獻了些民間的土方子,效果還不錯,百日後,娃娃嗓音就明顯洪亮起來了。

太子妃到底體弱,明中有人弱弱提出給太子納側妃。

這個時候沒有人贊成,也沒有人明言反對。

後宮和睦重要,皇嗣傳承也重要,從皇帝下來,皇子皇孫寥寥無幾,太子本身也不是多強壯,能多幾個皇嗣候選,於國祚也有益。

皇位穩當,天下也少幾分禍亂。

對了,嚴家事敗後,剛剛接到嚴梁的消息而踏出王府的寧王立刻就被捉回去幽禁了。

其實多年來寧王也算安分守己,哪怕心有不甘,也未曾行差踏錯。

可惜遇到了嚴梁。

幽禁之後,寧王府這一支自然不能做打算了。

為了國祚綿延,所以皇家還是要開枝散葉。

太子還是決定先理政。

詹事府張羅起來後,他首先分管了工部事務,在沈輕舟的提議下,率先重點治理河運。

而治理和運的重點之一,就是南北各地的碼頭。

沈輕舟和郭翊曾經在潭州暗訪得到的除了周勝等人的罪證以外,還拿到了不少有關河道運輸本身的史志,這些都為思謀新的舉措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而陸珈因為從小在碼頭長大,更是成為了東宮的座上賓。

在盛開著紫藤花的涼亭里,她會幫太子妃抱著小皇孫,一面走動著哄他入睡,一面說起碼頭上各行各業謀生的人們。

太子他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有時太妃也會來,還好奇地點上幾齣,而沈輕舟跟隨她而移動的眼眸里總是閃爍著光芒。

後來太子覺得不能光他們幾個聽,別人也得聽。於是他又喊來了詹事府的其他人,以及郭翊,程議等等他們這些新晉的士子。

就在這一屆的春闈里,程議已經中了進士,如今在戶部觀政。被家變耽誤了的梁宓,去年秋天也已經考中了舉人,如今家境變好了,他正在全力以赴準備下屆會試。

謝誼也不錯,早早考過了秀才,也在備戰鄉試。他文采不算特別出挑,但是陸階評估過,中個舉人還是頗有希望。而謝誼覺得已經很滿足了。

李常無心仕途,一心一意地鑽研經商之道。進京這三年裡,謝家商鋪的盈利在他的手上竟然翻了一番。

而李道士早就不做道士了,他現在與李嬸改養雞,因為秋娘說當歸雞的藥效不錯,不光女婿吃了身子骨見好,送了給三公主的駙馬幾隻,吃了也說好,那值得推廣,於是讓他們在城外租了一片山,專門養當歸雞,後來又養了山藥雞,人參雞。

說回東宮,聽故事的人多了,陸珈也覺得自己將來不夠過癮,於是推薦了比她更熟悉碼頭的劉喜玉。謝家母子和李家人先後都受邀光顧過東宮。

頻頻有新政出來,又禮賢下士的太子,終於不再是個虛空的符號,如今他無意間一咳嗽,底下也立刻會有人緊張地觀望他。

東宮的紫藤涼亭,就這樣從春天一直繁盛到隆冬,皇帝似乎不太滿意,而陸階還特意跑到他面前給這個涼亭賜名,他就更不滿意了。

於是陸階又在乾清宮伺候了半晚上湯藥,凌晨出宮的時候拿了幅親筆御書。

……

這一年臘月十五,迎來了陸階的四十大壽。

陸家已經沒有老太爺老太太了。

升任首輔的時候也沒有請客。

陸珈跟楊伯農一合計,決定給他操辦操辦,而陸階沒有反對。

他說,官做到了一定位置,需要接接地氣,一絲接近的機會都不給下面人,也不好辦事。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懷著一腔熱血報效國家,也不必強求所有人都光風霽月,大部分人兢兢業業只是為了妻兒老小,向上走動,也只是希望有個機會摸摸上峰的底,從而落個心安。當官的把自己架得過高,也是不行的。

第432章 壽宴(求月票)

陸珈則是覺得除非首輔大人有再婚的打算,否則娘家近期也不會有別的設宴的機會,借四十大壽的機會,可以好好聚聚。

這提議放出來後,竟然一呼百應,大家熱情高漲,紛紛前來出力。

這一日宴開百桌。何渠敏銳地發現,擺成長長一排的帳房禮金台前,幾個面熟的人夾雜其中,看來皇帝哪怕病入膏肓,還是死性不改呀。

好在禮金簿和回禮簿都是公開貼牆上的,不怕有人玩貓膩。

瑞雪從早下到晚,院中梅花怒放,衣香鬢影。

最新小说: 不就是拾荒嗎 重生後再嫁高門,她擺爛了 穿越六零成為俏寡婦 靈氣復甦後死鬼竹馬爬回來了 病美人被攝政王強娶後嬌寵了 土匪!演戲不可以親嘴 今天我能退圈了嗎[娛樂圈] 我在地府賣盒飯 月影星疏 娘娘每天都在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