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1 / 2)

明石趕緊漱完口道:「師兄你可來了!昨兒半夜有人敲門求醫,把師父帶走了!那群人連騎的馬都不一般,每隻馬蹄子上都是鐵,踢踢踏踏的可嚇人了!這不,到早上了還沒回來!」

「明石!」

他剛說完,卻聽見外面有人叫他,一聽即喜道,「是師父!」

蘇定慧趕忙和他到了前堂。

來人除了方老頭子,還有個佩劍似是將軍之人,行了個軍禮,見他們來略點了下頭就匆匆離開了。

蘇定慧忙扶方老頭子坐下,給他按起了肩部,「翁翁忙了一夜,辛苦了。」

方老頭子靠在椅背上,想到那個身份特殊的年輕人,搖了搖頭,「辛苦不算什麼,麻煩,這可是個大麻煩!」

第3章

方老頭子說了一句就緘口不言,過了會兒,打發明石去庫房裡看看還有三七花沒有,稱個大幾斤出來,每日熬點湯水備用。這幾日天氣漸熱,因為暑氣來求醫問藥的人只多不少,一碗三七花下去最是清熱生津,灌下去有病也能好大半。

明石摸摸腦袋應聲去了,方老頭子眯起來假寐的老眼睜開,叫蘇定慧停手,坐到位子上。

「翁翁有什麼話交代?」蘇定慧就近挑了個燈掛椅坐下。

方老頭子道:「你可知道今日求醫的是何人?」

蘇定慧自然不知,搖了搖頭。

方老頭子長嘆道:「蜀王李玄沖!誰能想到我欠了他父親一個人情,現在要以這等方式償還。偏偏故人舊債,不還我自己心裡又過意不去啊!」

「翁翁說的是剛被聖上封了防禦使的蜀王?他不是才從北邊回來,受了刀劍傷?」

「並非我所負名的刀劍傷、箭傷,而是內科。」

蘇定慧大吃了一驚,隱隱不安,連忙追問下去,「翁翁素來不以內科負名,光汴京名聲勝過您的少說也有七八人,還不算那些太醫院的聖手,怎麼想到來找您?」

也怪不得她如此驚訝,上個月才到汴京的蜀王是因守疆有功來受賞的,原本他封地在川蜀一帶,卻因年少即數戰成名,將名遠揚,以至被調到了北邊抗擊契丹一族,駐守長達七八年之久,讓契丹人秋毫不敢進犯,舉國上下視他為英雄。連她這般無心朝堂事的人都知道,聖上中年了還無一子,日後皇位只怕要落在旁系身上,這位蜀王以彪悍軍功著稱,入主東宮的希望極大。

也因為如此,他因久在邊疆而未有婚配之身引得汴京名族蠢蠢欲動,絲綢寶石日貴,皆想要妝扮其女、以女下注,將他變為東床快婿,有那光耀門楣之日。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若求醫,首先是太醫院,再次也有坊間名醫,近來醫道日衰,甚至有名醫將攀權之心擺在明面,聽聞顯貴抱恙便自薦上門,絕不至讓堂堂蜀王找不到看病的大夫。

那又為什麼想來請翁翁?

方老頭子卻沒回答,轉而問道:「子惠,脈案集你可看到了脫疽一節?有何解法?」

蘇定慧想了一下,很快便道:「脫疽乃寒濕之邪痹阻血脈所致,雖分為陽虛寒凝與濕熱化毒兩類,皆是瘀阻不通造成,故不論哪一種,都用活血化瘀來解。試以寒凝類為例,以當歸四逆加烏頭湯為基礎,隨四診增減劑量,辛熱解凍,當為最佳。」①

方老頭子兩眼微微發亮,問道:「你怎麼選了這兩個湯方子?四妙勇安湯也可通暢血氣,為何不選?」

蘇定慧道:「當歸四逆湯原在《傷寒論》中有記,養血通脈,手足突然冰涼時可用之通貫血氣。烏頭湯則是《金匱要略》所述,大辛大熱,用來化瘀通脈最宜。兩湯合用,想必可以儘快通暢血脈,讓病體恢復健康。至於為何不用四妙勇安湯,只因此湯加生黃芪可以化腐生肌,適宜用於易生潰爛腐肉的濕熱一類,卻不好用在多表現為肢體冷硬麻木、真心痛等症狀、卻沒有潰爛跡象的寒凝一類上。」②

「說得好!那如果我告訴你,蜀王犯的恰恰是陽虛寒凝,用藥之人也用了你口中的兩個湯方,只是在後個方子上……」

蘇定慧順著他思緒往下,以個醫者的視角看去,漸漸冷靜下來,沉著地想了想烏頭湯的方子,麻黃、芍藥、黃芪、炙甘草各三兩,川烏……五枚。

「翁翁的意思是,這位殿下中了川烏的毒?」

麻黃、芍藥、炙甘草藥性緩和,黃芪也屬甘溫,只有這個川烏,本是劇毒,卻可以通過煎服之法,將蜜兩升來煎,煎到升余時去川烏,只留蜜水入藥湯。蜜性解百毒,去烏之毒,使得川烏最終得以入藥。③

最新小说: 大秦:穿成扶蘇的妻,我選擇開打 女帝她一心搞事業 十九世紀女作家 滿級劍修在機甲學院所向披靡 在修仙界考編上岸後 从召唤恶魔开始无敌 阻止清冷小師弟滅世中 顏控臥底遇上美人魔尊 我與道侶恨海情天 我在恐怖遊戲中一心求死